【原文摘录】
抗拒惯性驱使
巴菲特相信惯性驱使来自几种令人不安的情况:“一,(组织机构)拒绝改变当前的方向;二,闲不住,仅仅为了填满时间,通过新项目或并购消化手中的现金;三,满足领导者的愿望,无论其多么愚蠢,下属都会准备好新项目的可行性报告;四,同行的行为,同行们是否扩张、收购、制定管理层薪酬计划等,都会引起没头脑的模仿。”
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巴菲特列出了三个最有影响的因素:
(1)大多数管理者无法控制自己做事的欲望。这种多动症在商业活动中,经常以收购作为宣泄出口。
(2)大多数管理者不停地与同业,甚至不同行业的企业,比较销售额、利润、管理层薪酬计划,这也导致公司的多动症。
(3)大多数管理者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就是搞不清楚自己到底能吃几碗干饭。
【个人感悟】
这个方面,巴菲特总结了很多,也应该是很多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发生的事情。因为一旦手里有了钱,就会容易飘。所以能够抗拒惯性的话就很不容易了。
很多伟大的公司就只专心做一件事,甚至一款产品,比如可口可乐,比如喜诗糖果。
不只是公司,个人也是这样。其实就是专心做好一件事就够了。可能也是因为惯性,我们总是很忙,然后可能会在没有想好的情况下做出决定,从而也会拒绝改变,或者盲目跟风。
最近心里也一直在打架,一方想呆在舒适圈,知足常乐;一方想努力实现五年资产配置目标,早日自由。其实并不知道哪边是惯性,或者说哪边是模仿。
所以,在抗拒惯性这个准则上,尽管觉得道理都对,但是却很难判断,也很难找到符合这个准则的管理层,
明天会有个小技巧,来更简单的判断管理层是否具有三个条件,明天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