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之道》读书笔记

一、读书摘要
在历经六十载栉风沐雨的航行中,沃伦·巴菲特在投资的海洋中遭遇过无数挑战,却依然继续演绎着他无与伦比的成功。他谦逊、正直、智慧的品质赢得了世界各地千万人的爱戴,并点燃了人们对于他如何投资成功的强烈好奇。
本书的作者是罗伯特·哈格斯特朗,美盛投资顾问公司首席投资策略师、董事总经理。他是美国最知名的以善于写作巴菲特及芒格思想理念而著称的作家。
二、主要内容
一、如何做一个高明的投资者
① 要正确区分投资与投机
② 了解自己的天性
③ 持续学习
④ 持续实践
⑤ 持续专注
⑥ 特别强调(成为一个纯粹的投资者)
二、巴菲特投资方法12准则
1、企业准则
① 企业是否简单易懂?
② 企业是否有持续稳定的经营历史?
③ 企业是否有良好的长期前景?
2、管理准则
① 管理层是否理性?
② 管理层对股东是否坦诚?
③ 管理层能否抗拒惯性驱使?
3、财务准则
① 重视净资产收益率,而不是每股盈利。
② 计算真正的“股东盈余”。
③ 寻找具有高利润率的企业。
④ 每一美元的留存利润,至少创造一美元的价值。
4、市场准则
① 必须确定企业的市场价值。
② 相对于企业的市场价值,能否以折扣价格购买到?
三、投资数学
集中投资的精华之处在于:挑选几只长期而言,能生产超越平均水平回报的股票,将资金大量投在其上,在遭遇短期市场漩涡波动时,忍耐坚持。
采用决策树理论进行投资,巴菲特说:“我们所要做的全部就是,将盈利概念乘上可能盈利的数量,减去亏损的概率乘上可能亏损的数量。”例如,“如果我遇到一个机会,有90%的机率赚3美元,同时有10%的可能亏9美元,那么2.70美元减去0.90美元,从数学上看,我还有1.80美元的赚头。”
凯利优化公式:2p-1=X,这里2乘以赢面的概率(p)减去1等于你的投资比例(x)。例如,如果打败庄家的概率为55%,你就应该押上10%的筹码以获得赢面的最大化。如果概率是70%,押40%。当然,如果你知道赢面是100%,这个公式告诉你:押上全部资金。
如果你没做好五年(十年更好)的时间准备,不要开始你的集中投资。
成为一个集中投资者需要适当的性格及人格特质,而关键在于控制情绪。
四、投资心理学
本杰明·格雷厄姆有三个重要原则:首先是将股票视为企业一样,“这将给你一个完全不同于股市中大多数人的视角”。其次是安全边际概念,“这将赋予你竞争优势”。再次是对待股市具有一个真正投资者的态度。
1、过分自信
判断失误通常发生人们过度自信时。
2、]过度反应偏差
人们对于坏消息反映过度,对于好消息反应迟钝。
3、损失厌恶
人们对于同样数量的损失和盈利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损失所带来的痛苦是盈利带来的喜悦的两倍到两倍半。
4、心理账户
描述人们解码财务结果时使用的方法,探讨的是在环境变化时,我们对于金钱前景看法的变化。
心理账户的概念可以解释为何人们不愿意卖出自己持有的烂股票,因为在他们心里,只要没有卖出,账面损失就仅仅是账面上的,并不是实际损失。
人们更愿意用意外之财去冒风险。
5、短期损失厌恶
影响投资者情绪风暴的因素有两个:损失厌恶,以及估值频率。
如果让投资者持股不看净值表现,却能像持有债券一样淡泊于心,那么多长时间看一次投资结果最佳呢?答案是一年。
观察期间为一年时,投资者的情感效用因子才会变为正数。
6、旅鼠效应
循规蹈矩终将失败,特立独行才是成功的必行之路。
本杰明·格雷厄姆提醒我们:“在大多数时间,股票是非理性的,它会向两极波动,原因在于很多人根深蒂固的投机或赌博心理,例如希望、恐惧和贪婪。”他警告,人们必须为股市的上涨或下跌做好准备,不仅是知识上的准备,还要做好心理和财务上的准备,以备下跌发生时,采取相应的正确行动。
五、耐心的价值
理性是一种信念,是人们的意见或行为应该基于理由、知识、而不是情绪反应。一个理性的人应该思维清晰、理智、富有逻辑。
认知心理学认为,有两个原因造成理性缺失:一是处理问题;二是内容问题。
1、系统1与系统2
我们的认知过程分为两个思维模式:直觉和理智。传统上,直觉产生“快速和关联”认知。理智被描述为“慢速和规则支配”。今天,心理学家们通常称这些认知系统为系统1和系统2。
系统1的思维方式简单、直接,快速运行,几乎不花时间。
系统2的思维方式是我们认知过程的反思部分,它以一种可控的方式,投入努力而慢速。我们的“慢速观点”要求“反馈、判断和特别的技能”,属于系统2思维。
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一书中说,参与系统2思维方式要求自我控制,持续的自我控制的努力并不令人愉悦。
华尔街的很多决策都属于系统1的思维,主要靠直觉,也就是俗话说的“拍脑袋”。决策多是机械的、快速的,未经大脑深思熟虑的。系统2是经过认真思考的,经过推敲,要求专注的。具有系统2思维方式的人通常更有耐心。
为了让系统2思维更有效率,你必须花时间去推敲,甚至沉思、冥想。
2、系统2思维缺少足够的内容
你需要什么样的心智工具去激活系统2思维呢?至少,你需要阅读公司年报,及其竞争对手的年报。
这需要你的大脑具备足够大的“数据库”,同时善于合作,弥补大脑缺陷,这更需要内在的努力与专注。
理性缺乏,使投资者容易陷入系统1的思维,只能做出简单、浅显的判断,不适合复杂的股市。理性缺乏,使投资者成为恐惧和贪婪情绪的奴隶。理性缺乏,使股市参与者注定成为那个被称为投资游戏中的受害者。
六、书中金句
1、读书,多读、兼听、多思考,信也不要迷信,并与实践相结合,这才是人生阅读的真意义。
2、卓越的投资者能通过技能战胜市场,而不是运气。
3、沃伦知其所不知,坚守自己的能力圈,放弃其他。
4、买入那些暂时遇到麻烦的优质公司,那些优秀的具有特许经营权的公司在股市遇到危机时提供了诱人的价格。
5、与最优秀的人打交道,不要干错事,不要试图教他们做什么。
6、将巴菲特的智慧融入自己的投资体系里,只有这样,你才有可能创造自己的成功。不要试图成为他人,成为最好的自己,永远不要停止前进。
7、“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恐惧”。
8、“时间是优秀企业的朋友,是劣质企业的敌人。”
9、如果做不到远离股市,无法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就无法从投资过程中获利。
10、巴菲特说:“我做投资与做管理没什么两样。”
11、企业拐点,当企业的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时,他们很少能转型成功。
12、投资的定义:“投资是经过深入分析,可以承诺本金安全并提供满意回报的行为。不能满足这些要求的就是投机。”
13、巴菲特明确的是,一家优秀的企业应该在没有负债的情况下,也能创造良好的回报。
14、本杰明·格雷厄姆写道:“投资是件最需智慧的事情,就像运营企业一样。”
15、费雪对巴菲特的影响还体现在,当遇见重大机遇时,做出重大投资。
16、芒格说:“当世界给予你机会的时候,聪明的投资者会出重手。当他们具有极大赢面时,他们会下大注。其余的时间里,他们做的仅仅是等待。就是这么简单。”
17、巴菲特的风险观:风险与股价之波动无关,与那些个股未来产生利润的确定性有关。
18、当股价被华尔街的羊群效应影响之时,价格受情绪的影响,或是贪婪,或者恐惧,很难说市场总是理性的。
19、如果你一开始就成功,就不要浅尝辄止。
20、从众心理越强,错误的积累就越多。在非理性的怒海狂涛之中,只有少数理性者才能生存。
21、对于情绪驱动的误判,解药只有理性,特别当征途漫漫之时,更需要耐心和毅力。
22、一句话,人类是懒惰的思考者。当解决问题时,他们选择容易的方式,结果,他们的解决方案经常不合逻辑。
23、成功的唯一要求就是采用一套不同的规则,当然,在这中间,耐心是最重要的。
24、时间和耐心,一个硬币的两面,这就是巴菲特的精华。
25、单单有智力不足以取得投资成功,与大脑的容量相比,将理性从情绪中分离出来的能力更为重要。
26、巴菲特告诉我们,成功的投资不要求有高智商,或在商学院接受高等教育。最为重要的是性格,当他谈到性格时指的是理性。理性的基石就是回望过去、总结现在,分析若干可能的情况,最终做出抉择的能力。
启发与收获:
虽然我国的股票市场与华尔街的背景有千差万别,但是学习巴菲特的思想,结合自身的能力及中国的环境,总结出自己的一套投资思想才是成功之道。
书中金句、投资企业的12条原则、投资数学及投资心理学等章节都会对你的投资理念产生巨大的冲击,我相信也正是这样的冲击才会让你自身进行反思并持续成长。
我从书中学习到的内容莫过于“耐心的价值”,通过了解认知模式的两个系统:系统1和系统2,更加深刻的认识自己的思维模式。也充分了解到一个理性缺乏的人,在投资生涯中必定遭遇失败。反应在自己的生活中,是否经常只用系统1工作,而忽略系统2的慢速思维?例如:做选择题只利用系统1进行快速选择,没有经过反复推敲并调动系统2工作,事后把这样的错误行为认为是粗心大意,实则是思维模式的问题。
用我的一句话总结本书:“广泛阅读,慢速思考,理性分析,果断决策”。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