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6,周三,农历七月初一,郑州,晴,24-35℃
春节过后,累计第159天早上跑步5公里,(正月3天,二月26天,闰二月25天,三月26天,四月28天,五月26天,六月24天,七月1天)(农历2022年累计跑步221天)
季羡林曾写过一篇文章——《如何利用时间》。
老人家感慨自己的时间不够用,所以只能利用琐碎的时间,他称这些琐碎的时间为“边角废料”。
不得不感慨老人家的聪慧。
当在听别人讲话的同时,老人家竟能“用一只耳朵听讲还绰绰有余”,于是就可以“用另一只耳朵专心致志的思考、写作和‘忙里偷闲’的工作了”。
我们没有季老的聪慧,但我们的“繁忙”却丝毫不亚于季老。
我们忙着工作生活,忙着吃饭穿衣,而更多的或许是忙着刷手机、看微信、聊天网购,我们生怕一分一秒被遗漏掉。
于是,我们便没有丝毫的闲暇时间。
我曾在公交站牌候车,看到十四个人,其中只有三个人未拿手机(两个人推着车子在路边驻足说话聊天,另一个人是一个上了年龄大约六十多岁的老先生),其余的全部都拿着手机。
在做什么?是不是正事?我们都可以姑且不论,但有一条必须要说的是,“大家都被手机控制了”。
这算不算一种悲哀呢?
我想应该算是的。
大家大把的时间,就这样被无形的消耗掉了。
那不去刷手机,我们会不会就有了大把的时间?
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们一定会无形当中挤出来一部分时间的”。
有人提出“数字断舍离”,让我们尽量远离手机,尽量减少上网的时间。
我想很多人难以做到。
如果不能做到,那就尽量克制吧,少看手机少刷视频,尽量不要被所谓的“网络、数字”所控制。
对于我来讲,我也要利用好自己的“边角废料”——只是我把这些“边角废料”的时间称之为“碎片时间”。
我的碎片时间有哪些?
走路时间、吃饭时间、坐车时间、跑步时间、睡前时间……,等等——这些都可以称作自己的碎片时间。
用碎片时间来干什么?对于我来讲,最重要的就是思考,看书,学习,感悟心得。
我是一个懒散的人,也可以叫做一个随遇而安的人。
我不喜欢别人给我施加压力,我只喜欢自己自动自发。
我一直都是“心血来潮时激情满满,情绪低落时万念俱空。”
所以,我觉得我还是需要“自己给自己施加点压力”,只当是自己给自己一个全新的尝试。
对于我来讲,最能利用的就是坐车时间。
我每天在车上的通勤时间大概有三、四个小时,如果能充分的利用好这三四个小时,我想一定会有不小的收获。
利用这三、四个小时干什么?
什么也不用干,就是让自己静下心,思考,发呆,清空,留白,然后用手机记录下来自己的心得体会。
至于其他的时间,还是不要占用的好,“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学习就是学习,工作就是工作”,心无旁骛才是对时间最有效的利用。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其实,利用碎片时间,就是这么简单。
后续:
尽管杜绝手机不可能,但我始终认为,“尽可能远离手机,克制上网”,这才是有效利用时间的制胜法宝。
于是又突发奇想,“尽可能在通勤的路上写出来篇小文章吧”——可我也知道,写文章,那是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啊。
不知道能不能做到。
但不管能不能做到,也还是先要努力吧。
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