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重新学习了混沌组合式创新,李善友老师的课程。(往期2018年不是最新一期课程)
虽然已经重复学习很多次,每次依然可以给我带来很多新的思考。
喜欢学习哲科思维也许是每一个人男人天生都有的天赋,就像男人生下来了是电工一样。
每次重复学习都能touch到不同的感觉,企业的十倍增长需要找到自己公司的第二曲线。
我不是一个创业者,也不是什么企业家,李善友教授给我的感觉是,个人的十倍增长靠努力肯定不够。
我们先来看一下定义:
企业实现10倍增长的重要方法,在于组合创新,这个组合创新不是说使用全新的技术,或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技术或产品,而是把原有要素拆分成最小单元重新组合在一起或者在拆分过程中某一单一要素发生变化然后把变化的单元和旧有要素重新组合实现组合创新,这类似于生物学的组合进化,两种基因组合在一起然后少量的基因发生变异创造出新的个体。
用细胞的分裂和重组比喻创新,企业的业务线可以这样。
身为个体的我们呢?
按照刘润老师给予我的思考,一个人就是一家一家公司,我们自己就是自己这家公司的ceo。如果把我们的收入看做这家公司目前的盈利点,把我们的开销看做这家公司的资金投入,然后加上我们的能力和成长空间,你自己这个公司估值是多少?价值几何?
可能多数人都是负数和濒临破产的边缘,如果在加深一个思考从思维中跳出来,想像自己是一个天使投资人,你愿不愿意为自己投资呢?
我相信大多数人读到这里都会有一毛骨悚然的感觉,你发现你自己这家公司不行不能投,赶不上通货膨胀。
自我增值的方式有很多,实现20%的增长努力就够了,实现40%的增长除了努力还需要外界帮助。
如果想要实现十倍速增长,你需要什么?
跨界?大多数企业试图拓展自己的第二曲线都失败了,盲目的跨界等于不可能。
努力?努力肯定不够十倍增长,因为你拿不出比现在多十倍的时间。
评论区可以互动一下你觉得你的十倍增长是什么?你的奇点又在哪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