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作者: Fwx烟雨倾城 | 来源:发表于2020-02-29 23:06 被阅读0次

唐·孟浩然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诗人去洛阳寻访故人,不料挚友已经被贬江岭。诗人的心绪颇为复杂,不平、感伤、怀念交织在一起,但表现在诗里的却含蓄深沉,甚至很飘逸洒脱。用「才子」二字,表达对袁拾遗的倾慕。同时「才子」与「流人」的对比,暗喻诗人的不平之气。虽然说江岭梅花开得早,风光美妙,也不如北地家乡之春好。诗有收放自如、含蓄不露的美感。这首诗虽然短短二十个字,但其境界非常大,于情感上虽未着一字,但那种寄予的深情却在相隔千山万水的南北之间弥散开来,虽不得不淡,却至死不灭。

这首诗里包含了相当复杂的情绪,既有不平,也有伤感;感情深沉,却含而不露,是一首精炼而含蓄的小诗。

前两句完全点出题目。「洛阳」指明地点,紧扣题目的「洛中」,「才子」即指袁拾遗;「江岭作流人」,暗点「不遇」,已经作了「流人」,自然无法相遇了。这两句是对偶句。孟浩然是襄阳人,到了洛阳以后,特意来拜访袁拾遗,足见二人感情之厚。称之为「才子」,暗用潘岳《西征赋》「贾谊洛阳之才子」的典故,以袁拾遗与贾谊相比,说明作者对袁拾遗景仰之深。

「江岭」指大庾岭,过此即是岭南地区,唐代罪人往往流放于此。用「江岭」与「洛阳」相对,用「才子」与「流人」相对,揭露了当时政治的黑暗、君主的昏庸。「才子」是难得的,本来应该重用,然而却作了「流人」,由「洛阳」而远放「江岭」,这是极不合理的社会现实,何况这个「流人」又是他的挚友。这两句对比强烈,突现出作者心中的不平。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两句,写得洒脱飘逸,联想自然。大庾岭古时多梅,又因气候温暖,梅花早开。从上句「早」字,见出下句「北地春」中藏一「迟」字。早开的梅花,是特别引人喜爱的。可是流放岭外,比不上留居北地的故乡。此诗由「江岭」而想到早梅,从而表现了对友人的深沉怀念。而这种怀念之情,并没有付诸平直的叙述,而是借用岭外早开的梅花娓娓道出。诗人极言岭上早梅之好,而仍不如北地花开之迟,便有波澜,更见感情的深挚。

全诗四句,贯穿着两个对比。用人对比,从而显示不平;用地对比,从而显示伤感。从写法上看,「闻说梅花早」是纵笔,是一扬,从而逗出洛阳之春。那江岭上的早梅,固然逗人喜爱,但洛阳春日的旖旎风光,更使人留恋,因为它是这位好友的故乡。这就达到了由纵而收、由扬而抑的目的。结尾一个诘问句,使得作者的真意更加鲜明,语气更加有力,伤感的情绪也更加浓厚。

相关文章

  • 那个洛阳才子最后何如?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唐.孟浩然 洛阳访才子, ...

  • 静看•千家诗之二

    访袁拾遗不遇 孟浩然 (唐)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诗题《访袁拾遗不遇》,另有以《洛...

  • #早读#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唐]孟浩然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洛中:指洛阳。 拾遗:古代官职...

  • 默写昨天的诗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孟浩然 洛阳访才子, 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 何如北地春。

  •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读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唐】孟浩然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解析:本诗是说孟...

  • 共享笔记本(95)诗词赏析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孟浩然]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何如此地春。 注解: 江岭:江南岭外之地。 岭...

  • 2021-12-31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诗人去洛阳寻访...

  • 何如北地春

    读经典 写经典 裴洪顺书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唐代 孟浩然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并译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作者:唐.孟浩然 译析:石宏博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何如此地春。 译: 到...

  •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唐·孟浩然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诗人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nnwh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