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9680706/00a862489cbed6f2.jpg)
第四章 苦难的岁月(下)
5.血脉亲情。
许是血脉情深,老太太自从出嫁以后,她和娘家人一直有着紧密的联系。娘家和婆家的距离,约有七八里的路程,儿时的王森林常常跟随奶奶一同前往,所以在他的记忆里,仍有一些零星的印象。
二姨奶奶长相甜美,但却多愁善感。据说解放前的二姨爹爹,曾任过杭州市银行的行长,解放后却不知去向。为此,二姨奶奶最终抑郁成疾,后自杀身亡。每每说及二姨奶奶,老太太总有惋惜的叹息声,更多的则是咬牙切齿地恨骂:怪她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不顾亲人感受,狠心抛下了一双年幼的儿女!二姨奶奶留有一子一女两个孤儿,后在多方照料下,均由老太太帮助成家。
小姨奶奶嫁于娘家隔壁的村庄——皂角树。小姨爹爹姓陈,是位极其和蔼的人。有两件事令王森林印象深刻:一,有一次午饭时,小姨奶奶特意给他煮了一个鸡蛋。那时物质贫乏,鸡蛋一般都舍不得吃,多是用来换钱换物以补贴家用,所以亦有“鸡屁股银行”的说法。小姨爹爹从田地耕作归来,见他对鸡蛋无所谓的神态,于是笑说:“赶紧吃了吧,如果是蒸鸡蛋就好了,我们每个人都能吃上一口,现在可全是归你一人所有了”。二,自己小时候太调皮,竟然将一枚铜钱含在口中玩耍,结果卡在嗓子眼里出不来。要知自己是老太太的命根子,所以当时小姨奶奶全家慌作一团,用尽灌油、灌水、手抠等一切办法,最终由小姨爹爹倒吊他的双腿、轻捶后背,才将铜钱共一缕淡淡血水吐出。小姨奶奶与老太太的关系很是亲近,从小照看父亲和姑母,多年后又参与了自己姐弟三人的照看和呵护,所以小姨奶奶是王森林全家公认的恩人!小姨爹爹英年早逝,约五十多岁光景;小姨奶奶2016年9月去世,享年92岁。小姨奶奶共有一子一女。
大舅爹爹与老太太年龄比较接近,所以兄妹之间感情很好。据说,爷爷牺牲后,他常常代表娘家人关心、接济老太太。只是他去世得早,所以详情了解不多。大舅爹爹共有一子二女。
二舅爹爹夫妇去世太早,情况更为不详。他们留下一男二女三个孩子甚是可怜,也是老太太最为牵挂的娘家人。待两位表姑和表叔到了婚嫁的年龄,老太太积极张罗一一为他们操办了婚事。王森林印象最深的是小表姑出嫁时,坐着一辆木制的独轮车,由几个人轮流推进,一路吱吱呀呀地叫个不停……
小舅爹爹是姊妹六人之中唯一的读书人,后在政府部门上班。他表情甚是严肃,不多话也不喜笑,故王森林这些小辈们年幼时都有些怕他;其实在老人的晚年,他们之间仍有接触,方知对方也是一位慈爱的长辈。小舅爹爹儿女最多,共有五子一女。”
6. 贞洁的代表
老太太从来没有读过书,但却是孔孟思想中贞洁女子的杰出代表!她与爷爷婚后在一起的时间,仅有四年左右,可“生为夫家人,死为夫家鬼”和“从一而终”的传统思想却相伴其一生!
在爷爷牺牲时,老太太才二十多岁,她独自一人带着王森林的父亲和姑母艰难生活。当时很多人劝她改嫁,然而老太太却是坚决不从,更是放心不下两个可怜的儿女!
俗话说“寡妇门前是非多”,但老太太就从来没有这方面的绯闻。老太太属虎,长相很是端庄,她一身正气,双目如刀如电、甚是有点杀气,若是谁敢惹她,她可以豁出小命去咬死对方。
在中国古代农村,女人一般很少会有自己的名字;只是出嫁以后,由夫家的姓开头,再加上娘家的姓氏,往往被称为“某某氏”。老太太就是这样,在六十岁以前她都没有自己正式的名字,而是叫做“王杨氏”。
大约在七十年代后期,国家加大了对烈、军属的优抚工作。老太太作为烈士的遗孀,当时每月会有三至五元左右的补助津贴,后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好转,补贴费用也是逐步得到提高。王森林记得当年的补贴费用,是每季度发放一次,而且必须是由本人带着印章去领取。如此一来,老太太才终于有了自己的名字——王玉成。
7.苦难的儿女
老太太为了生计常年在外奔波,年幼的一双儿女只能委托村中的老人予以照看,有时也会请自己的小妹前来帮忙。王森林的小姨奶奶,那时也才十多岁。老太太的苦,堪比黄连,然而缺少父爱、无人悉心照看的一双儿女,则更是可怜和苦难。
王永前幼年时期,在经过屋后的山崖石壁时,却不慎从崖上摔滚下来。王森林后来听负责照看的小姨奶奶说:“当时你父亲浑身是血,尤其头顶部位有一大片头皮被掀翻;我见了以后既害怕又慌张,仓忙之中便将头皮连同砂石、杂草一起附在头上进行了包扎……”
谁知这个错误的举动,差点断送了王永前的性命,并且在日后的好多年里,他头顶受伤的部位仍然流脓流血;后经多方治疗,直至成年以后,他头部的伤疤方才痊愈。伤疤虽好,然而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伤疤部位毛发甚少,于是很多人公开叫他癞痢头。好在他生性豁达,从不因为护短而与人发生争吵,淡然处之。平时有人喊他癞痢头,他认为没有恶意所以毫不在意;但若是与他发生争执时再喊癞痢头,他则认为是侮辱,所以绝不轻易放过。其实,年轻时的王永前很是帅气,否则漂亮优秀的刘英,也断然不会嫁给他。
对于有人称呼父亲瘌痢头,王森林姐弟三人都很为父亲鸣不平,并且他们始终坚信:自己的父亲坚强勇敢,是位值得尊敬的好父亲!
解放后,爷爷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家门口也多了一块“烈属之家”的红色金属牌牌。在建国的初期,我们的国家还很贫穷,虽然不能给予烈士家属以物质优抚,但却给予了至高无上的荣誉。
就在此时,王森林的父亲和姑母也都到了该上学的年纪,由于家中生活贫穷,要同时供两个孩子上学,老太太确实有困难。最终坚强的老太太,还是让两个孩子,走进了离家四五里的王祠小学。
只可惜王森林的姑母,仅是读了两年的书,便回家参与了务农。而他的父亲则是比较幸运:因为当时国家在省内巢湖地区(巢县),创办了一所烈属军属子弟小学,该学校免学费和伙食费。老太太得知这个消息后,既高兴又不舍,但王永前很高兴,加之众人劝解,老太太只好由了他去。
王永前小学毕业后,顺利进入了古城最好的学校——古城中学。他在读书期间相当刻苦,随后考入了省轻工业学校;只是临近毕业时,他又响应国家号召:光荣参军入伍,成为南京军区工兵部队一名战士。
王森林的姑母辍学之后,一直在家务农,许是太过辛苦的缘故,姑母瘦弱矮小却很精干。姑母转眼到了婚嫁的年纪,老太太经过再三挑选,终给她找了一位好丈夫——袁富生姑父。老太太对女儿和女婿的婚姻很是满意,特意在村中新做了两间草房并一些家具,作为他们的新家。
王森林姑父的父亲是一位私塾先生,所以他也是一位颇具功底的文化人,小时村里的孩子们,都特别喜欢听他讲故事。另外,姑父的毛笔字特别漂亮,过年时家中的对联都是自己编写。姑父长相英俊,配带一副眼镜,说话斯文,颇有点老学究的味道。姑父青年时期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曾参加过抗美援朝,后来转业至古城医院工作。
王森林的姑父对姑母很好,不仅教些文化,更教医学知识,所以姑母在老家做了多年的赤脚医生。姑母有一件事始终对老太太耿耿于怀,因为老太太竟然不记得她的出生日期!每当此时,老太太都是理亏自语:“那时连饭都吃不上嘴,哪有闲心记那些。”姑母则不认同,谁的生日都记得,独独忘了她的,实在是偏心所致。好在姑父人很好,常常安慰姑母说:“你我既是夫妻,以后就在同一天过生日吧。”
8.家族事务
老太太在家族事务的处理上,有两件事令王森林记忆深刻:一,每一年的清明、冬至,必至每位长者墓前祭扫。二,每一年的小年傍晚,必请祖宗回家过年;待正月十五完年时,再送祖宗出门。
从王森林记事时起,这些也是他的主要工作,尤其是烧纸钱的事情必须由他来做。因为老太太说“女人烧纸钱,那个世界的人得不到”,所以在特殊情况时,女人也只能用左手去完成。
另有一件事情,更加令人惊叹:在八十年代初期,老太太联系族人,提议给每一位尚能识别的祖坟立碑。立碑是一件严肃的大事,其间手续极其繁琐,先要锁定坟地、确立身份和辈分,然后生、卒时间,前后几代等等;碑文要求不能错一字或一处,所以常常需要求证许多的人;但老太太不厌其烦,她迈着小脚积极奔走,终耗时三年多,立下了几十块的祖碑。
王森林的祖辈们,应该以有老太太这样的晚辈而自豪,他也为自己的奶奶而倍感骄傲!
……
老太太的威望实至名归,有目共睹。但见村中的小姑娘、小媳妇们,对她很是敬畏,有什么委屈或困难,都会找她诉说,她也会一一劝解并予以帮助。后来,其中的很多人都主动唤作她为“干娘”,所以王森林记得自己小时候的“干姑姑”有很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