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孟子性善论

作者: 112212 | 来源:发表于2020-04-07 00:05 被阅读0次

关于孟子性善论,学术界有不同的理解。一般的理解,就是《三字经》的“人之初,性本善”,意思是:我们的性本然是善的,只是后天受到了污染,变得不那么善了。这是一种说法。也有学者认为恐怕不是这样,他们认为:性善论应该是性向善,性只是有个善端,有了善端的话,扩而充之,才发展出了善。

孟子曰:“口之於味也,目之於色也,耳之於生也,鼻之於臭也,四肢之於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謂性也。」(《孟子·盡心下》)孟子说这是性。但是“有命焉”,你能不能得到,还有“命”的限定。所以说“君子不谓性也”,意思是:一个有更高追求的人,不把这个看作是自己真正的性。

他又说:「仁之於父子也,義之於君臣也,禮之於賓主也。」意思是:父子之间做到仁,君臣之间做到义,宾主之间做到礼,

「命也,有性焉」,意思是:尽管它也有“命”的限定,但是因为我们有意志自由,所以说我们把它看成是性,而不把它是看成是命。

成长环境当然对我们也可以产生很多影响,但我们是成为好人还是成为坏人,首先是由自己决定的。古往今来很多人在逆境中,在非常恶劣的环境中,他经过努力还是成为了好人,甚至是圣人。那就说明了仁义礼智是我们可以掌握的。

相关文章

  • 浅析孟子性善论

    关于孟子性善论,学术界有不同的理解。一般的理解,就是《三字经》的“人之初,性本善”,意思是:我们的性本然是善的,只...

  • 浅析孟子“性善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在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对人性的探讨与争辩达到了鼎盛时期。其中出现的性恶论、性善论等观点...

  • 超越善恶  得大自在----荀子“性恶论”浅议(第二讲)

    第二讲 性善论与性恶论 1、孟子、王阳明、程朱派的“性善论” 孟子曰:“人之学者,其性善”。大意是:孟子认为:人之...

  • 《孟子》“性善论”新解

    《孟子》作为先秦儒家的经典,核心思想是“性善论”和“仁政说”,而仁政说的理论基础仍在于性善论。“孟子道性善...

  • 儒家是一种人文宗教——读钱穆《中国思想史》札记(6)

    孟子的思想主张是回归孔子。孟子最大的贡献是提出了“性善论”。(页26) 何为“性善”? “性善”就是“爱”与“敬”...

  • 孟子性善论

    耽搁两天,终于读到老孟了。孟子主张实行“仁政”,坚持“性善论”。他发展了孔子的学说。他非常热爱教育,有“...

  • 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

    人之初,性本善,这是《三字经》开篇的六个字,其反映了孟子的思想:“性善论”。 孟子在《孟子·告子上》提出性善论,他...

  • 一位儒家大师,却说“性恶论”,还带出了两个法家弟子

    在下之前的文章,指出了日后被尊为“亚圣”的孟子的“性善论”,提出了“性善论”非常理想,非常骨感的观点。不过“性善论...

  • 性善论

    孟子的性善论大家都有所耳闻,今天我就说一说“性善论”。 孟子曾说过:“人之初,性本善”。他认为人刚出生...

  • 读书笔记38《犯罪心理学》01

    01从人性的角度探讨犯罪心理形成原因(古代人新论观点) 011性善论 性善论的代表人物是孟子。根据性善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析孟子性善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oewp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