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篇 比干

作者: 简东骑行 | 来源:发表于2018-12-07 07:45 被阅读0次

第37篇 比干

比干,纣王的叔叔,是商朝的重臣,20岁的时候,就以太师的高位辅助纣王的父亲帝乙,后来帝乙死了,受托辅助纣王帝辛,忠君爱国,为民请命,敢于直言劝谏,从政40多年,被后世称为亘古忠臣。这些说法大家都知道,今天从两一个视角来叙述比干。

商朝的继承制度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相结合的制度,比干、微子、箕子三个人是属于贱出,从而被剥夺了继承权,后来他们三个就组成联盟反对帝辛的统治,因为他们三个主张仁政,而帝辛过于残暴。

帝辛在位时,国家领土迅速扩张,各个新归顺的民众得到巩固团结,后来,帝辛去攻打徐夷的大国,经过几年的战争,战败了徐夷,但因徐夷实力也挺强大,所以商朝取得的胜利也付出了挺大的代价,国内军事力量严重削弱。

而这时比干的侄子微子派人到周,说目前是商朝最弱的时候,应该把握时机攻打殷商。帝辛闻讯还不气个半死,这不是叛徒,吃里扒外吗,因此清除比干联盟,手段残暴。然后帝辛就用收编的俘虏和轴的大军在牧野展开打战,用俘虏打战可想而知,军心不统一,商军大败,帝辛自焚而死。

而对于周来说,比干联盟是有大贡献的,于是周武王大力宣扬比干,追封国神,还把比干的儿子坚赐姓林,并分封领地,还分封微子。

孔子说过,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殷有三仁焉。意思是说,纣王虽然文武双全,但残暴无道,三个人都进谏纣王而不被接受,微子就离开了纣王,箕子装疯为奴,比干因强谏而被剖心而死,虽然三个人选择的道路不通,结局也不相同,但都是为民的仁者。

从帝辛的角度来说,他们三个属于叛徒,但从黎民百姓而言,除去残暴的纣王,匡扶仁义的周朝,三仁乃行大仁大义。

第37篇 比干

相关文章

  • 第37篇 比干

    第37篇 比干 比干,纣王的叔叔,是商朝的重臣,20岁的时候,就以太师的高位辅助纣王的父亲帝乙,后来帝乙死了,受托...

  • 你想的,和你想的不一样!

    缺什么,补什么! 我想起比干的心的故事来,妲己为了加害比干,向纣王讨要了比干的心,姜子牙给比干续命,但叮嘱出门不要...

  • 比干庙

    坐落于河南卫辉的比干庙是重要的庙墓合一建筑群之一,是中国第一座含墓祭人之祠庙,称为“天下第一庙”。庙宇宏敞,建筑...

  • 咏比干

    整个幽怨的中午在燃烧。 仿佛还有殷商的遗音。 酒池肉林奔逃的水道, 鹿台殆尽的火候 以及一个 荒淫无度的帝王 竭力...

  • 比干忠臣

    比干心思是七窍,妲己吞心在吃掉!纣王剜出比干心,百姓想事要我脑。

  • 比干之死

    (文/亦浓) 《封神演义》中,姜子牙对比干说,我走后你三天内内务必要避不见客,切记切记!” 伯邑考来见比干,比干考...

  • 比干净

    从前有一对夫妻,因为讨论什么最干净而吵架,男人说:一水洗百净,水洗的最干净。女人说:眼不见为净,你看不见的最干净。...

  • 商朝那些事:比干谏于死,箕子为之奴(一)

    比干,本名为“干”,受封地名为“比”,(在今山东曲阜一带)故名比干。 帝乙(纣王的父亲)托孤,比干辅佐帝辛,就是后...

  • 2020-01-20

    祭拜财神:赵公明()、范蠡(财富)、关羽(义利)、比干(比干无心,公正)、太白金星

  • 比干被挖心之后心去了哪里?

    比干的心被纣王挖走后心去了哪里?真的被妲己吃了吗?也许它一直在等待比干来找ta,也不知道比干会因为无心而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37篇 比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oez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