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和大学好友R姑娘小聚,说起那段最该阳光灿烂的四年时光,我在她们的眼里,却一直是压抑的、卑微的。
R姑娘说:其实我们一直都不明白,你爸妈都是老师,家里条件应该还不错,为什么总是弄得很苦情似的。穿着上海表姐寄回来的旧衣服,吃着很便宜的饭菜,直到大学毕业也没有CD机,手机也是宿舍里最后一个,而且还是一部老爸用旧的,周末除了回家还是回家,不参加宿舍的任何活动,甚至是每个星期从家回到宿舍,就只带一个苹果。有个姑娘飘过一句,人家那是追求精神上满足,物质上贫穷些罢了。
这样的细节,应该还有很多很多,R姑娘忍着没说下去,我也根本做不到从容冷静的听下去。关于一个苹果的那个场景,我实在是没什么印象了,其他的,都是事实,而且必须承认,这些话在毕业十年后的现在听到,还是会让我一瞬间就哭出来,为曾经的那个穷孩子,也为现在的这个穷孩子。
哭归哭,哭完了还是得找根源,人家随便几句就戳中要害不能自已,这个痛点必须深究。最近常常和朋友聊起原生家庭,我的心里住着一个穷孩子,也还是得回到原生家庭这个命题上。我们身上的很多东西,尤其是那些触及底线根深蒂固的东西,都是原生家庭留在我们身上深深的印记。我不该是个穷孩子,在物质上不该表现的那么卑微,却总是能抠再抠,就是深深受到父母金钱观和消费观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的父母都是中学老师,工薪阶层,收入不高不低,但也稳定。他们都是50后,是77年恢复高考后从农村走出来的城一代,什么家底都没有,一穷二白就靠两人的那点工资。他们一直的理念就是省钱,可以说他们这辈子攒下来的钱,比起同事朋友,真的是多很多,但也真的就是从每天的日常生活里一笔一笔能抠就抠节省下来的。
父母各种节省,对我却很大方,总是不等我要钱就给我钱,总是告诉我反正他们就我一个孩子,我想买什么就买什么。R姑娘把我父母的做法称之为“冷暴力”,就好像他们变着法儿的虐待自己,就是为了做给我看,从而让我也不得不对自己狠心一点,打消任何乱花钱的念头。
是的,结果确实如同R姑娘说的,我眼睁睁的看着父母如此省钱的过日子,我就再也做不到肆意乱花了。于是,本应该重塑修正三观的大学阶段,我,却渐渐变成了他们的复制品。但是,我不能认同“冷暴力”这个大帽子,我的父母只是选择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没有强加于我,我变成了他们的复制品,也仅仅是因为我对他们的爱和孝顺。你们可以批判我不具备独立的人格,没有重塑属于自己的金钱观,也因此失去了社会性属性的培养,那也都是我自己成长阶段的不成熟,父母没有责任和义务,他们的经历决定了他们的三观,我们没有权利去评判。
说起来,穷孩子的标签,也确实挺可笑挺可怜,兜里的零钱超过500,就浑身不自在,生怕弄丢了、撕烂了、发霉了、烧着了,必须第一时间把钱存到银行卡里,如果暂时存不了,就一定要找个犄角旮旯把钱藏起来,心里才能得到暂时的踏实。
有一次跟北京的岳姐姐聊起穷孩子这个话题,她说如果几年前她还会哭的一塌糊涂,但现在已经有些释怀了。那一年的冬天,她们家喝干了一缸咸菜水,她的衣服也一直是穿别人穿旧的,她的同学甚至笑话她家连吃饭的盘子都没有。穷孩子的出身,给她留下的唯一后遗症,就是现在的她特别爱买陶瓷、茶具,买上瘾了,停不下来了。
还有一个姑娘说过,她有个奇怪的毛病,每次出门买东西,口袋里一定要装上超出预支的钱,不然总会因深深的没有安全感而毫无所获,生怕会看上更好更贵的,而口袋里的钱不够。
决定要嫁给H先生的时候,姑妈专门找我谈话,大意就是H先生家境贫寒,他是穷孩子一个,担心我们俩的消费观不一致,让我尽量多从H先生的角度想想,过日子不要什么都追求高大上。事实证明,姑妈的担心确实是正确的,我们俩的消费观也确实出现了不一致,但追求高大上的是H先生,我才是那个哪哪都要省钱的穷孩子。
H先生的金钱观,自然也是原生家庭造就的,他和岳姐姐类似,小时候吃过太多的苦,长大了拼命的要对自己好,甚至有时候就爱买最贵的。我也渐渐受了H先生的影响,让自己一直没能成熟起来的三观,在30+的路上推倒、重塑。慢慢让自己享受与收入相匹配的物质生活,这是给予自己的一种美好,也是对H先生的一种尊重。至于我的父母,他们依然坚持省钱过日子,我顺着他们,但也在努力尝试给他们更好的生活,用他们可以接受的方式。
我不知道自己在别人眼里还是不是曾经的那个穷孩子,但我自己知道,穷孩子的印记不是一时之间就能抹去的,兜里的零钱若是超过500块,我,还是会哪哪都不自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