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的一周终于迎来期待已久的周末,下午上完课便收拾东西离校了,因为想要回老家看看那里的爸妈。
25岁之后特别念家,周末只要没事就想回家,可能因为害怕年龄增长带来亲情的疏离,又可能因为害怕繁忙工作带走心里的温存,所以回家于我而言,成了每周的仪式,这种仪式里除了有为人子女对父母的依恋,还有对心中对自由的向往,而家却恰恰是能够给予我自由的那一方。
电视机里放着男女主角的含情脉脉,我顾不上犯花痴,一门心思放在一通收拾里,每次回去都会纠结带点什么回去,虽然爸妈每次都说:“回来了别买东西,别乱花钱,家里什么都有。”但是我依然会买点东西回去,大概是自己涂个心安吧。
茶几上的手机在震动的冲击波下缓缓滑向边沿,侧眼看到是来自妈妈的电话,开心接通后,电话那头的妈妈开心地问:“出发没,快到了,打电话,让你弟弟开车去接你,都等着你吃饭呢。”我也开心地“嗯”了一声,哼着小曲。背好背包出门了,朝着马路边车站的方向走去,尽管耳边冬夜的寒风呼啸,心中依然多了些许温暖,因为心之所向即家的方向。不论是在外求学的日子,还是拼搏的日子,即便再动荡不安,想想爸妈,想想家,心里也就平静了。
292不偏不倚地停在了车站旁,在人群的推搡中我上了车,车上黑压压的一片,原来都是归家人。对292,排斥它的嘈杂,却又期待它路途中的每一次停靠,因为每一次既定的停靠都在告诉我:“离家更近了。”
包包里的手机再次响起,颠簸的公交车让我无法不依靠任何支点站立,右手在荷包里拿出手机,一看是领导的电话,停顿了几秒,说实话那几秒在内心里极度抗拒,周五晚上的这个时间点一定有工作安排。下属的本能接了领导的电话,问了两个问题:“在哪里?明天来加班。”
我颤颤巍巍地说道:“回家了,在回老家的车上了。”
“你怎么回去了?这材料怎么办?”
“可是我已经坐在了回老家的车上……”我言语中略带乞求和期望。
“一定要回去吗?你下车,明天过来,周日再回去。”然后挂断电话。
内心里无数个OS,无数个反叛呈现在脑里,那么多人,那么多比我方便的人,为什么一定要求我马上回去加班?为什么?十万个为什么和不甘心充斥在脑海里。然而我还是悻悻然下车了,那个开往家的方向的公交车扬长而去,冬天的夜来的特别早,特别冷,寒风中,已经顾不上抱怨和埋怨,而是看到了灯影下的自己无比凄凉,而这样的凄凉又有谁知道呢?
展展转转,我乘车去了妹妹家。没有把心里的凄凉和委屈表现出来,早早洗漱完了就上床睡了。
早上七点便起床出发,前往单位。一路上不断看时间,生怕自己没有按照领导约定的时间到,到了后才发现我最先到。
很多时候会质问自己,听话到底是好是坏?于领导而言,听话的员工肯定好,意味着在掌控中,但是领导未必会很喜欢,因为你的听话毕竟只是服从领导的权威,而不是源于敬佩领导的行事风格。于自己而言,听话意味着不断被剥夺,剥夺本属于你的休息时间,剥夺本属于你的工作成绩,甚至剥夺自己未来的发展。所以一直以来我都在尝试综合转变,要做一个靠谱而不是听话的员工,要做一个踏实但不是死干的员工,要做一个会做人而不是好说话的员工,这样的转变一开始或许会带来反感,但至少自己过得舒畅。
带着不断的思考开始了一天的加班工作,早上九点坐到晚上七点,中间的酸楚无人知晓,我也无意吐槽,因为毕竟是给领导做事,没有人的青春是一直亮色系,总会有点灰暗,这才真实的人生。
尽管周六加班是一件不太人性化的事情,通过这次加班我成长了,没有在群里吐槽,没有发朋友圈抱怨,就是因为不想听到其他多余的声音,身体已经很劳累了,不想心灵再负重累累,一天忙碌顿感舒畅和成就。
没有哪份工作是不委屈,但是我们要学会的是屈身不屈心❤️,今日你看我位不如人,他日你望我能力超群。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