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多么亲切又柔软的一个概念啊。坐在回家的列车上,那一刻,说不出的激动和迫切。那种感觉,可能是无数不多脱离了理性的感性冲动,可是,我愿意,让这一切荡涤着自己的灵魂。
缓缓驶向归途的列车,一个又一个归家的游子,近乡情怯,人们热烈地交谈着,描绘着这一年以来自己的苦与甜。生活,总是好的坏的交织着,种种蕴藏在内心深处的情感在蠢蠢欲动着。不过倒也自然,任其发挥就好。
我在想到家这个概念的时候,刚好是列车开动那一刻。我看到了一个又一个旅途中的小城,火车沿线更多的是城市的边缘,有很多破旧的房屋。我在想,这些房屋是不是连门牌号都少有呢?这些小房子脱离了城市的喧嚣,安静地身处城市之中,它们可能连点缀都说不上,是的,它们毫无疑问,更大程度上拖了城市的后腿。早晚有一天,它们会不复存在,那原有的土地会被新的房子所占据。
可是,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它们存在的意义。哪怕它们依然破旧,哪怕它们风中凌乱,每一间小房子都代表着一个家庭啊。一个又一个普通而又不平凡的家庭。谁不是天生凡人呢?谁又是天生贵族呢?
这些房子存在,自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有一天,这些城市边缘的房子,里面住着边缘地带的家庭,他们的孩子,早晚有一天会长大,早晚有一天会走向城市的学校,早晚有一天,他们会走向城市,走向城市的中央,甚至,成为某个显赫的大人物。
这一切都在进行着,这一切都在发展着。
我们生活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好时代,我们生活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拐点,在我们这个时代,阶层逆袭也好,寒门贵子也好,都比以往容易太多。至少在这个时代,知识给了我们平等的舞台。我们获取知识,前所未有地容易了。
然后我想到了家,想到了这个我们太过于熟悉又太容易自动忽略的概念。
什么是家呢?所谓家就是能够给人提供肉体安身的住所,同时又能够给人精神以寄托的载体。当然,这是我在路上,一遍又一遍反复打磨的,觉得至少要有这两点才能构成所谓的家。
尤其是像我们这种异地的游子,每每回到自己的租房时候,有家的感觉却又清楚地知道其实那不是“真正的家”。每一次都会感觉到缺少了什么,可是具体少了点什么有说不出来。
在路上的时候我在一直琢磨什么是家?直到让我想到这两个必不可少的必要条件。肉身安放是家的一个功能,只是能居住的地方不能称其为真正的家。
我想到,那应该是少了父母,少了家乡的亲人,少了妻子儿女罢。可是,他们对我们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
肉身安放其实给我们带来的是安全感,当我们居无定所的时候,那时候,内心空荡荡的,毫无安全感可言,是吗?有一个自己的安定的住所的时候,感觉前所未有的安全,没错,那就是安全感。那父母所在的地方,也就是我们真正的家,其实更多的是给我们灵魂和精神以寄托,而灵魂和精神的寄托我更愿意把它们看成是一种归属感。
是的,就是归属感,当我想到这个词的时候特别兴奋。那现在就可以把家这个定义完整地表述出来了。
所谓家,就是让我们肉身安放的住所,同时又能给我们精神以寄托的载体,前者给我们安全感,后者给我们归属感。
那种微妙的归属感真的是令人感动。中国历来就有“父母在,不远游”的说法,想必也有这种寓意在里面吧。
火车行走在归途中,我更是迫不及待想要回家了,与此同时,我还想到,原来是时候要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家了。
人生这么长,愿我们且行且珍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