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认知盈余》读后感——蔡士耀 2017.02.24

《认知盈余》读后感——蔡士耀 2017.02.24

作者: 还一直在路上 | 来源:发表于2017-02-25 08:27 被阅读0次
在这个充满了各种自由时间的时代里,怎么样充分利用自由时间将是一个好的命题!

腾讯董事长马化腾所讲到:

人们不缺乏分享的欲望,这得益于互联网所带来的技术革命,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天时”、“地利”、“人和”。作者克莱*舍基所言,“对网络传统看法认为它是一个独产的空间,一个有别于现实世界的虚拟空间……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电脑和智能手机,虚拟信息空间的整个概念都在退化。”

网络世界越来越接近现实世界,意味着基于这个概念建立起来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将要被重新架构。

“认知盈余”是新时代网民赋予互联网从业者最大的红利之一。

如何铸造一个供理更多合作伙伴共同创造、供用户自由选择的平台,才是互联网新时代从业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当自由时间累积成认知盈余

在伦敦进入工业时代整个城市都陷入了对杜松子酒的狂热中,在这个时代人们在工作之余有属于自己的自由时间,杜松子酒就像一种麻醉剂麻醉者承受新城市生活压力的新兴人群,慢慢人们习惯了这种喝酒消愁的做法,可以预见随之而来的一系列生活环境、公共卫生以及各种犯罪问题的不断滋生。

工业化不仅创造了新的工作方式,还创造了新的生活方式,因为人口重置破坏乡村生活所共有的古老习惯,而大量人口涌入也使新的人口密度破坏了旧有的城市生活模式。

人口数量和社会总财富的增长使创造新的社会制度成为可能。和丧失理智的群众不同,新社会的建筑师察觉到,工业化的副产品——某种公民盈余出现了。

在杜松子酒饱受批评禁止销售的情形下如何消磨闲暇的自由时间,后来人们想到的看电视,情景喜剧、肥皂剧、古装剧以及电视上播出的各种娱乐节目,侵吞了发达国家公民的大量自由时间。美国人一年花在看电视上的时间约为2000亿个小时,这几乎是2000个维基百科项目每年所需要的时间。

当我们使用网络时,最重要的是我们获得了同他人联系的接口。我们想和别人联系在一起,这是一种电视无法替代的诉求,但实际上我们可以通过使用社会化媒体来满足它。现在网络的盛行人们不再是单纯的坐在电视机前看现有的节目,而是参与到节目中来,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弹幕,人们可以在节目中随意发表自己的所思所想,时时评论当下所发生的事情。

“媒介”,简单而言就是任何传播中的中间层,无论它如字母表般久远还是像手机般现代。最直接并相对中庸的定义则是,过去数十年中另外一种来自于媒介消费模式的概念:媒介涉及到商业的集合,从报纸杂志到广播电视,媒介用特殊的方式来创造素材、用特殊的方式来赚钱。

我们平衡消费与创造和分享的能力以及彼此联系的能力,正在把人们对媒介的认识从一种特殊的经济部门,转变为一种有组织的廉价而又全球适用的分享工具。

作者在之前写了《未来是湿的》,本书从上一本书遗留的地方开始,观察人类的联网如何让我们将自由时间看成一种共享的全球性资源,并通过设计新的参与分享方式利用它们。作者讲到,尽管花了这些篇幅,我仍然没有描述我们可以利用认知盈余来做什么,因为我们只有通过集体才能去做事情,这是一个社会性问题,而不仅仅是个的事。文化会决定我们从认知盈余中获得的价值中有多少仅仅是公用的,被参与者所欣赏,但对整体社会没太多用处,而有多少是公民的。

无酬的动机

过去组织的门非常高,而如今这些障碍已经被大大削弱,我们中的任何人都可以轻易地找到志同道合者。驾驭我们认知盈余的手段是我们获得的一种新工具,它可以使参与成为可能并给参与者带来回报。

现在我们都会参加一些公益性的活动,植树、捐款、捐物品等等,我们并不是说要对方给我们什么回报,而是作为个人愿意为别人带来一些帮助,书中葛洛班之友慈善组织就是这样一群人,参与者不仅没有报酬,还会搭上自己的钱,却乐此不疲,他们进行物品拍卖,自己设计网页,然后把筹到的钱全部捐献出去,没有给自己留出一点维护团队的资金,这样也使得他们不会为了钱而发生争执与分歧,他们纯属是热爱,热爱大于金钱。

德西的结论是,人类的动机并不纯粹是附加性的,为了兴趣而做事和为了报酬而做事是截然不同的。内在动机能让行为本身就成为一种回报。而对外在动机来说,回报来自于行为之外,而不在于行为本身。报酬就是外在动机的一个经典例子,这也正是为什么让参与者通过拼装图案来得到报酬的原因所在。

像有些人找工作是为了钱而去工作还是为了热爱或者喜欢去工作,或者做某件事内在动机是一张包罗万象的标签,把人们可能从一项活动中获得的或基于活动本身的回报所造成的各种激励因素聚焦在一起。德西把两种内在动机标注为个人的:自治的愿望(指决定我们做什么,怎么做)和有胜任感的愿望(指能够胜任我们所做的事)。

相关文章

  • 《认知盈余》读后感——蔡士耀 2017.02.24

    腾讯董事长马化腾所讲到: 人们不缺乏分享的欲望,这得益于互联网所带来的技术革命,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天时”、“地...

  • 《认知盈余》读后感

    个人感悟: 未来人们利用空闲时间做创造性价值的事情 人人都是自媒体

  • 《认知盈余》读后感

    书中说的认知盈余到底什么意思?跟我理解的不太一样啊 书中的“认知盈余”,据小马哥说,是“受过教育,并拥有自由支配时...

  • 《认知盈余》读后感

    因为8小时工作制,人们每天会有8小时的自由支配时间。人类有消费(接受信息)、分享(传播信息)、创造(提供新信息)的...

  • 认知盈余读后感

    认知盈余:把人们的自由时间一点一滴的同时花费在创造、分享、学习、互动而产生。认知盈余的产生对社会进步和发展带来无法...

  • 《认知盈余》读后感

    是日2017年2月26日,这本书温故日的最后一天,老是靠明天再读书,有空再看书为借口,我说我这拖延症过来的,很气自...

  • 《认知盈余》读后感

    听完这本书,自己对经济发展有了有据可循的依据。商业社会,任何商品都是来自于人类本身的需求,不断生产出一些商品服务于...

  • 认知盈余-读后感

    内容简介: 美国人每年花在看电视上的时间大约是2000亿个小时,这些时间足够创造2000个维基百科这样伟大的项目。...

  • 《认知盈余》读后感

    1 首先想分享的是,在阅读过程中总能感受到知识间的“梦幻联动”。像今天这本,我仿佛看到了它和昨天的“固定型思维”、...

  • 【读书笔记】《认知盈余》:当自由时间累积成认知盈余,会发生什么?

    一、当自由时间累积成认知盈余 1.认知盈余是工业化的副产品 1)定义:认知盈余指的是人们的自由时间,或称空闲时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认知盈余》读后感——蔡士耀 2017.02.2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oxg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