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影《浪潮》

作者: 唐斩2086 | 来源:发表于2017-08-29 23:59 被阅读12次

【日更193】


晚上看了一部几年前的老电影,《浪潮》。

网上关于此片的好评很多,豆瓣上的评分也高达8.7,但我看完之后却觉得影片似乎有点被高估了,也可能是由于之前的期望值太高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全片讲述了一个德国中学老师为了让学生体验什么是“独裁统治”,于是别出心裁地在班上搞了一个“教学实验”。仅仅一周时间,学生们就从自由散漫的“个人主义者”转变成了有集体制服、有共同标志和手势的“集体主义者”,同时大多数人在团体中找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甚至还有人因此沉溺其中无法自拔,即使在组织老师宣布课程解散之后也仍然不肯回归现实,以至最终酿成惨案。

令我惊讶的是这故事竟然还有现实中的“真实版本”,在1967年的美国加利福利亚就发生过类似的事件,还一度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如今想来也很好理解,那时“二战”刚过去不久,这样的做法自然会引发争议,而且还是在从没有经历过“独裁政治”的自由国度。

我想这也是我在观影过程中始终觉得“不过如此”的心理原因。电影中那些桥段,像是穿同样的制服、上课时坐姿端正、举手后才能发言、按同一个命令集体行动等等,不都是我们这里从小到大接受教育时最基本的方式吗?只不过因为彼此成长环境的巨大差异,所以在老外们眼里稀奇古怪的事情,其实不过就是我们的家常便饭。除了影片最后学生对同学开枪然后再吞枪自杀的情节有点夸张,之前的许多情节根本就是我们这里的常态,所以在观影过程中居然对它有了些许心理上的“亲近感”。我也据此胡乱猜测,当年这片子若是引进到中国,可能就不会有在它本国一样大的反响了。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孰优孰劣,很难用简单的几句话讲清楚,而且各自的文化形成都有漫长的历史过程。在“个人主义”盛行的西方,他们可能也会对“集体主义”天然地抱有警惕和反感,正如我们社会上也曾一度把“个人主义”看作是洪水猛兽。不过好在现代文化一直在融合发展,今天随着彼此增进了解,两种文化环境里的人也越来越能理解双方之间的文化差异,这不能不说是文明的巨大进步。我不知道当今西方社会对于东方“集体主义”的认同度有没有提高,反正据我的观察,在我们的社会里“个人主义思想”是正在被越来越多人认同和接受了,这对于我们这个太过古老的国度而言,已经算是莫大的进步了。

不过即使如此,我们的社会依然应该对此保持足够的警惕,由狂热的群众引发的恶性事件,不管是“二战”,还是我们的“文革”,其实迄今都不是完全没有可能沉渣泛起,死灰复燃。至少这部电影已经明明白白告诉了我们:再自由文明的国度离邪恶的“独裁统治”,也只有五天。

相关文章

  • 观影|《浪潮》

    学校活动周,一位老师在课堂上进行了一个“独裁”教育实验。从群体统一的制服着装,发展到拥有口号、标志。学生们渐渐地对...

  • 观影《浪潮》

    【日更193】 晚上看了一部几年前的老电影,《浪潮》。 网上关于此片的好评很多,豆瓣上的评分也高达8.7,但我看完...

  • 《浪潮》观影感

    其实之前看过很多批判教育以及利用人性的电影,《浪潮》这部电影也是让人深思的电影,我不太喜欢将人的人性说的特别可怕以...

  • 《浪潮》观影有感

    这是一部引人深思的电影。让我们思考独裁统治有没有可能重演。 剧情简介 在一所德国小镇的中学校园里,一位历史老师在讲...

  • 21天情绪训练营电影6

    电影《浪潮》观影分享: “浪潮是我生命的全部”——这是一句多么悲哀而绝望的话,听到这句话,我感到特别难受和沉重。说...

  • 观《浪潮》有感

    《浪潮》是一部法国电影。 是一个教独裁主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切实体验独裁主义,而发起的名为浪潮的活动。活动蔓延越来越...

  • 观《浪潮》有感

    当“砰”的一声枪响,巨大的悲凉将我淹没。这是一个绝望的灵魂,一个自我世界崩塌的孩子,选择了自戕。《浪潮》是...

  • 2022“浙浪潮”导演大会次日观影单

    「1097」 昨日:电影节首日影片[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Q...

  • 观影和影观

    很久没有走进电影院了,所以找了个时间将自己完全浸泡在这里。八个小时,三部影片、一个人和一瓶水。 可能...

  • 狮子王的IP一天一亿?但是你不知道,更值钱的是你自己的个人IP

    近日,《狮子王》上映,引发了一波观影浪潮。 在史上最弱暑期档的大背景下,《狮子王》票房一路飙升,成绩喜人。上映首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观影《浪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pna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