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仁不人

作者: 石岩磊简书 | 来源:发表于2019-04-14 04:16 被阅读43次

    无仁不人

    文/石岩磊

            杜甫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里颠沛流离郁郁不得志,尤其是在“安史之乱”中妻离子散,自己也被流寇羁押,“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便是当时境况的真实写照。后来他携妻带子辗转入蜀,在成都郊外浣花溪畔搭盖起草堂,有亲朋好友的接济才得以过上安定的生活。

            然而日子仍然十分清苦,这从他的诗句中即可窥见一斑:“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没钱买棋,老婆就用纸画出一付,买不起渔具,孩子便把缝衣针砸弯当鱼钩。尽管他们一家人粗茶淡饭勉强度日,可依然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充满情趣。我特别好奇,是什么原因能够让穷困潦倒的诗人如此豁达乐观的?

          杜甫深受儒家仁政思想影响,素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但他的远大理想被冰冷的现实击碎,“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巨大反差更是令其深恶痛绝,可杜甫依然胸怀黎民苍生,即使是自己的“茅屋为秋风所破”,还在祈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何等博大宽广的胸襟呀。

            可以看出,是忘我的仁义让杜甫慈悲为怀善待他人,因为慈爱才使得他们一家其乐融融乐而忘忧,因为善良才令他始终关注着百姓的疾苦。爱人与爱己似乎有些矛盾,但它们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当我们为扑灭山林大火牺牲的消防队员伤心落泪时,当我们为祖国的航天科技突飞猛进欣喜若狂时,我们的心是柔软而温热的,也便会对家人始终充满深情,敏锐地感触到亲情的温馨。

            孔子说:“知者乐(yào)水,仁者乐(yào)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lè),仁者寿。”仁义之人往往喜欢巍峨连绵的高山,常常心静如止水,原因就在于他们眼里不仅仅有“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家,更有和谐友善幸福安康的大家,他们会在盼人好中修炼自己的仁心,在祈人福里积攒自身的福报。因果轮回,太阳普照大地,看到的是养眼的满目葱茏,人们热心待人,收获的便是左右逢源的帮扶。

            杜甫或许并不知道“世界观”为何物,但他的思想境界足以令人叹为观止,难怪后人尊其为“诗圣”,并敬仰有加。仁德应该是做人的底线品德教养,同时也是崇高的道德修养,一个没有仁爱之心对别人的疾苦无动于衷的人,一定也是极度自私者,如何能真心地去爱家人和亲人呢?又岂能算是个健全完整的人呢?正所谓:无仁不人,仁心无忧吧。

                    2019.4.14

    无仁不人 无仁不人 无仁不人 无仁不人 无仁不人
    无仁不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无仁不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pod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