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连山蒂
今年是猪年,我恰好属猪,于是时间这种骗人的东西就告诉我:今年24了。
除夕夜晚,我思考了很久,翻来覆去,都在重复着上面那个数字,它不断刺激着我的大脑皮层,产生各种各样消极的冲动,我很痛苦。是啊,自己年龄真心不小了,老爸这个年纪早就工作稳定,等着跟妈结婚了,可我呢?似乎还一事无成……
我想到了从前,想到了以后。
一
2018年,我考研失利,英语差了三分,没过a区线,这是痛苦的开端,不过其实在17年圣诞节我走出考场时,就已经有了征兆。当时,我记得出去问了朋友一个问题:今年英语是不是比去年的难啊。
现在想来,有点坑爹。
这一年,我经历了一个格外痛苦的春节。当成绩自17小年公布之后,我求神仙告祖宗的祈祷,打听,希望今年英语国家线能够降低,降低,再降低。我咨询了各种辅导考研机构、老师,然后他们反馈回来的消息很给力!
是的,他们一致认为,分数一定会降,只不过说不准降几分,如果比去年降两分,我就可以通过!我就不用做人生的选择题。
父母,同学,在这段时间里,给我重复着一个意思:你的运气一向不错,保准能过!
18除夕夜,我在窗前看着外面灯火与烟花相映夜空,看不见月亮,看不到星星。
2018年3月15日,国家线公布,英语……涨一分。
当悲惨的结果得到确认,我忘记了痛楚的具体滋味,只是像一个被刚刚逮捕的嫌疑犯,疲惫不堪,就终于可以在阴暗的角落里踏实的躺下,然后不再东想西想,不再提心吊胆,睡个觉,忘记时间,忘记一切。
18年的四月份,看着朋友们收到各种offer,朋友圈里晒着辛勤成果,我就默默得吃着鸡,然后跟几个同样混得郁闷的同学聚聚餐,聊聊天,像是只味道已经发苦了的咸鱼。
指导我毕业论文的导师,看到了我当时的状态,也就明白了我考研的结果。他很心狠,只记得当时指导我二稿的时候,二话不说,就摁住我的文本狠批,批的体无完肤,批的一无是处,说我写个论文还秀什么散文的文辞,还说我的内容像是有情节安排!
我当时就纳了闷了,为什么一稿时他老人家对我的内容还点头满意,言语充满了欣慰,咋到了二稿,态度完全变了呢?
明明这个老师从大二就非常欣赏我,爱看我的作品,我也爱分享我的作品给他看。
壮着胆子,我问了他,“为什么?”
他给我的理由是:他认为我可以做到更好,只是还未尽全力。
二稿的修改我用尽洪荒之力,像是重新做人一般,远离了游戏,远离了酒场。因为我知道,如果我不按照要求完成这项任务,我将不能参加答辩,最终的结果,也就只有无法毕业。
在三稿上交前,我通宵两天改写,支撑自己的,是一种不想让成果更加恶化的畏惧,更是一种不想让最支持我的老师失望的信念。
写完的那刻,我一连读了两遍,激动万分,就像是自己的孩子呱呱坠地,兴奋的满大街吆喝自己当爹了一般。也不顾老师在不在上课,就去寻他!好像也有点赌气的成分在内。
看着讲台上老师眉头从紧蹙进而舒展,嘴角从紧绷慢慢上扬,我渐渐明了。
最终的结果,可喜可贺,老师很满意,而且还当着讲台下上自习的学弟学妹们,毫不含糊的告诉我,他没看错,我就是个搞学术的料!
那一刻的我,暂时卸下了沉重的包袱,第一时间占据内心的,竟不是本科毕业论文结稿的成就感,而是考研失利的后遗症——深深得挫败!
五月份,论文答辩,过程非常顺利。不久,我得知,我的作品是导师选出的优秀论文,他用行动,表达了对我的肯定与支持。
六月份,最后一学期末,我再次被评一等奖学金。还有一个好消息有点意外,我还被学校推成了省级优秀毕业生,这让我高兴了几天,也是近一年里为数不多的几天。
那时的我,只偏执的把这些荣誉看作失利后的安慰奖……他们存在的意义,只是帮我一遍又一遍地强调着一件事——我需要继续学习,我需要二战,我需要读研!魔怔了一般。
匆匆忙忙,不知不觉,大学四年,结束了。室友一个接一个找到了工作,离开了寝室,我也找准了方向,在送走所有人后,与过去告别。
二
毕业了,户口迁回了家乡所在地,我人生中最重要的这个暑假,到来了。
回家后的爸妈没有问我任何的规划,就像是历年的暑假一般,爸爸早起工作,晚上回家,妈妈退休在家,做饭清洁。可他们出门的次数明显少了,就像我不再发朋友圈的道理差不多,总是想避免朋友问起近况后产生的尴尬。
我寝食难安,第一次那么迫切的想外出打工,甚至觉得母亲哪天多做一个菜都会吃的愧疚难堪。
我想考研,这意味着我的户口暂时只能安顿在本地街道办,也就不能找个合同稳定的工作,但无所谓,只要能挣钱养活自己,只要能活得稍微心安理得,就心满意足了。
于是我找了个机会,跟爸妈摊牌了。
我说:“爸妈,对不起!第一年我失败了,败的并不惋惜,因为我知道自己未尽全力,很多东西都分散了精力;现在,我只想二战,我要用尽潜能,不留遗憾的再考一次,我要破釜沉舟。”
他们笑了,笑得很美,皱纹完全舒展开,牙齿亮白。
“全力支持,我们永远做你的坚实后盾,相信儿子一定可以成功!”这是父母掷地有声的表态,也是为我坚定二战决心的最有效方式!
紧接着我说:“现在我要打份工,我要在社会历练自己,我可以给孩子做个家教,我可以送快递送外卖,我还可以搬砖砌墙当司机,就是不想在家吃闲饭。”
爸妈痛快的拒绝了,又是讲“学习就是工作”,又是说“打工不是孩子该干的事”,最后用一句粗暴的“滚去学习,别的别管”匆匆结束了谈话。
后来他们也用实际行动,杜绝了我的想法。妈妈时隔四年,再次成了监督我学习的角色;爸爸就用他上下班的时间表,给我安排起了严格的作息时间、饮食计划。就像那年步入高三的暑假……
现在想想,我的确是幸运的,遇到了个好老师,遇到了最棒的父母。
就这样,又痛苦又幸福的我正式踏上了二战路。
三
七月份,恋练有词与我相伴,同枕共眠。
八月份,与真题原理相爱相杀,相见恨晚。
两个月,终归是充实又暖心。
九月开学季,我在学校租了房间,每天图书馆食堂寝室三点一线,开始了为期三个月的旅程。
我的房间里有两个“战友”,一个同级,一个大我两级,我们怀揣着共同的理想,一起奋斗,共同勉励。这份友谊,似乎就真是战友一般,在面对着学业的大型战役前,彼此敞开心扉,互相打气,砥砺前行。
奋斗的过程充满了无趣,我选择在周六或周日晚,跟朋友玩会游戏好好放松,现在说来,并不惭愧。
时间飞快,三月眨眼即逝,期期盼盼的那一天,到来了。
2018年12月22日,当我再次踏入考场,上下牙齿不自觉的哆嗦了起来,这是过度的紧张在我身上的表征。我吃了一块巧克力,喝了三口水,久久无法平静。
什么事物,如果带上了意义,总是给人以重大万分之感。
对我来说,考研二战比之从前承负了太多,我不允许自己再次失败,为了之前的煎熬有个说法,更为了曾经的承诺有个着落!
我最担心的就是英语,毕竟英语从我小学学起,便没有眼缘,我就贼怕这次考试的阅读依然没有。
三个小时,如坐针毡;考试结束,我很平静。没有问比之往年难不难的卑微问题,只是单纯地想快回宿舍,然后把剩余的两门专业课,最后阅览一遍。
这两天,过得飞快,我比高考还要紧张,每天只睡四个小时。
这两天,记忆深刻,哪怕是吃的啥,现在都依然历历在目——驴肉火烧,香锅,拉面……
尘埃落定,万籁俱寂。
只等着新春佳节,只待那研招放榜。
猪年的除夕夜,我过得百味杂陈,就围绕着自己这个本命年,展开了从哲学到社会学再到人类学乃至玄学的深入思考。
当时的我就想啊,如果这次考上了,我便涅槃重生,24年的人生,还是有了些许成就;可如果考不上,那就只能是更惨程度的一事无成了,失无可失,那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到最后,我竟对考研这样的执念有所释然,连带着感觉原本雾蒙蒙的夜都像是星亮月明了许多。
人生的际遇,总是奇妙的。放榜日到来,我等来了结果,这次的成绩,比去年高了近二十分,英语多了五分。当我觉得啥都稳了的时候,3月15日分数线公布,我赫然发现,自己的英语居然是压线通过,惊出一身冷汗。
这是何等的幸运?
不过这一次,朋友们更多的是对我付出的肯定。
今年三月底,我参加了考研复试,把近三个月背的五本书籍发挥出了它们最大的价值。
当我自信满满将面试踩在脚下,洋洋洒洒把试卷交到桌上,我知道,一切都结束了。无论成功亦或失败,我将自此无憾!
……
4月12日下午1点,天气晴,研招网信息更新,我被录取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