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妹:征凶,无攸利。
彖曰:归妹,天地之大义也。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归妹,人之终始也。说以动,所归妹也。征凶,位不当也。无攸利,柔乘刚也。
象曰:泽上有雷,归妹。君子以永终知敝。
上震下兑,归妹。归为嫁,兑为妹。震为雷为长男,兑为泽为少女,长兄嫁妹,故卦名归妹。泰之三、四爻互换而成归妹,但泰之九三上升到四爻,阳居阴位为失位,泰之六四下到九三为阴居阳位,亦失位,故谓“征凶”。老子说:“男女媾精,万物化生”,故归妹是“天地之大义”“人之终始”,“说以动”,说同悦,为兑,动为震,因悦而动,乃恋爱婚姻之基础。位不当,指三、四爻位不当,婚姻中位不当,即非正妻而为妾媵,故“征凶”。
孔颖达曰:古者诸侯一取九女,嫡夫人及左右媵皆以姪娣从。盖以圣人制礼,令姪娣从其姑娣而充妾媵者,所以广其继嗣,以象天地以少阴少阳,长阴长阳之气共相交接,所以蕃兴万物也。
古礼诸侯婚姻,有妻有媵,前卦《渐》,归女以渐,故多为吉,此卦《归妹》,归妹以速,故多不如意,不能为妻而为妾媵。
《河洛真数》云:雷震泽上,则泽气自下升上,乃阴感于阳而从之,归妹之象也。兑为少女谓之姊,今从长男,故谓永终知敝之戒。大凡少女配少男,长男配长女,年德相若,与之偕老,势所必至,当不待言。今以少女归求长男,如其终而无敝,实人情之所难也。处之以大义,闲之以礼法,则其敝可免,而其终可保矣。少女之敝不一,而有家者懵然不知大计利害,无他,昏于欲而溺于情也,天宝之乱是也。
《河洛真数》以天宝之乱为例,说明少女配长男,当有永终之虞,难以共偕白头。
朱熹曰:雷动泽随,归妹之象。君子观其合之不正,知其终之有敝也,推之事物,莫不皆然。
其合不正,指非夫妻,而为妾媵,故终有弊。
愚案:泽上有雷,兑以动,水气随之而生,阴始而阳终,阴阳相交天地之大义。归妹,嫁妹也,男女相配,人之生息相继之道也。天下之事,知敝能永终,慎其始以正其终,往而不害,凶可免矣。
婚姻是人生息繁衍之大道,尤须慎其始,方可正其终。其始不正,其终必弊。
初九,归妹以娣。跛能履,征吉。
象曰:归妹以娣,以恒也。跛能履吉,相承也。
娣,妾媵。归妹为娣非正妻,如人虽跛一足,但尚能行。初九居卦之初,上无正应。但以刚居阳为正位,故虽贱而为娣,动变为阴,则有九四之正应,故“征吉”,征即动也。
虞翻曰:震为兄,故嫁妹,谓三也。初在三下,动而应四,故称娣。履,礼也,初九应变成坎,坎为曳,故跛而履。应在震为征,初为娣,变为阴,故征吉也。阳得正,故以恒,恒动初承二,故吉相承也。
震为长男为兄,妹指六三,初九在六三之下,动变为阴而应九四。初九动变则兑变为坎,坎为险为曳,曳则难行,如跛足而履。初九以阳居刚,得位为正。虞翻的解释,还是能看懂。
胡瑗曰:跛者,足以偏也。姪娣非正配,而能尽其道,以配君子,犹足之虽偏,而能履地而行,不至于废也。
姪娣指陪嫁之妾媵,虽非正配,如足虽跛,犹能履地而行,强于残废。
愚案:归妹之初,以娣之配,犹跛能履,非正而不失常道,征行乃吉也。
初九位卑,故难为正配而为娣,虽非正,但以恒不失常道,故能征吉。
九二,眇能视,利幽人之贞。
象曰:利幽人之贞,未变常也。
幽人,指六五之君,虽以柔居刚失位不正,但居中以柔,足以守常。如人虽眇一目,而能视。故“利幽人之贞”。九二以刚居柔,虽失位,但以阳居中,上应六五,故只需静守不变,不失其常,则有利。
《河洛真数》云:九二应六五则隔于九四,六五下应九二则隔于六三,各当执中而自守于静可也。要知眇者之能视,视之最审,又如幽人之贞,未变其恒,则为利也。
九二、六五皆失位但互为正应,各居中自守于静,则如幽人之贞正。
邵雍曰:九二阳刚,得中女之贤,上有正应,而反阴柔不正,女贤而配不良,不能大成内助之功,故为眇能视之象,而其占则利幽人之贞也。得之者,是非倒置,目疾宜防,处事过于义气,琴瑟间有始终,如人之妇强夫弱,能为谦逊以就妇道,而其贞洁之德可想见矣。
九二阳刚,为中女之贤,上应六五,六五阴柔不正,是女贤而夫不良,如眇而能视之象。
李光地曰:凡足以两而行,目以两而明,夫妇以两而成,跛者一正而一偏也,眇者一昏而一明也。娣虽屈于偏侧,而犹能佐理,故曰能履。幽人虽失所仰望,而其志炯然,故曰能视。
李光地的解释清晰明了,幽人,指六五,六五虽居君位,但阴柔不正,故失仰望。
愚案:眇目而不昏其视明,处幽而不失其贞正,阴阳相会乃不息之常道也。
九二、六五,一阴一阳互为正应,虽有九四、六三之阻隔,终将相会。
六三,归妹以须,反归以娣。
象曰:归妹以须,未当也。
六三以阴居阳,其位不当而无应,居兑之上,为悦之主,女不正,人不娶,故当归而须,须,等待,终以娣之身份出嫁。
王弼曰:室主犹存,而求进焉。进未值时,故有须也。不可以进,故反归待时,以娣乃行也。
王弼认为,“须”的原因是室主(即夫人)还在,进不逢时,故反归待时,终以娣位得出。
《河洛真数》云:六三阴爻为下卦之主,欲归而须待,反以娣归之,岂人伦之正也哉。盖处位未当故也。
六三阴居阳位,处位不当,非人伦之正,故只能以娣归之。
程颐曰:六居三不当位,德不正也。柔而尚刚,行不顺也。为说之主,以说求归,动非礼也。上无应,无受之者也。无所适,故须也。
六三以阴居阳德不正,以柔居刚行不顺,为兑之主,因悦而求归,是动而非礼。其上无应而无所适,故须
愚案:须,待也。归妹之时,宜待时而行,反之以娣归之,位未当而失其道也。
位不当而失道,更宜待时而行。
九四,归妹愆期,迟归有时。
象曰:愆期之志,有待而行也。
九四以阳居阴,阳刚之质而无应,是贤者不轻从人,故以归妹愆期为象,喻抱才而处,待时以归。
王弼曰:夫以不正无应而适人也,必须彼道穷尽,无所与交,然后乃可以往,故愆期迟归,以待时也。
王弼认为,己不正无应之时,须待彼亦穷尽时去归,方可匹配,故愆期是己方主动待时而行的结果。
孔颖达曰:嫁宜及时,今乃过期而迟归者,此嫁者之志,正欲有所待而后乃行也。
孔颖达亦认为愆期迟归是己方主动采取的行动。
邵雍曰:九四以阳居上体,而无正应,贤女不轻从人,而愆期以待所归之象也。得之者,怀才而行,抱义而处,财无苟取,非特婚配愆期,子息亦须晚得。
邵雍认为,占得此爻,是晚婚晚育之象。
愚案:归妹之时,愆期未嫁,以适时宜人待归也。
九四阳居上卦,下无正应,是君子不轻从人,待时而归之象。
六五,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几望,吉。
象曰:帝乙归妹,不如其娣之袂良也。其位在中,以贵行也。
六五柔居尊位,故以帝姬为象,下应九二,故称帝乙归妹。袂,衣袖。帝姬下嫁,以贵而行,无需良饰,故其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象女主,六五居尊位,女德之盛莫过于斯,故称月几望,望,每月十五月圆称望,月盈则亏,故月几望,月将盈而未盈之时,极阴之盛,以斯配偶,自当大吉。
邵雍曰:六五柔中居尊,下应九二,尚德而不贵饰,故为帝女下嫁,而服不盛之象。然女德之盛,无以加此,故又为月几望之象,而占者如之则吉也。得之者,无骄矜之失,有进人之喜,谦和悦怿,无妒忌之心,招贤妻,纳美妾,而百喜之必集也。
邵雍认为,此爻大吉。
胡煦曰:坎月离日,震东兑西相望,故曰望。由震趋兑,是自朔而至于上弦,将与望近,故曰几望。月象女主,帝乙故象月,月本应日生明。
坎,指六五、九四、六三,三爻成坎,坎为水为月。离,指九四、六三、九二,三爻成离,离为火为日。归妹上卦震,下卦兑,震为东方木,兑为西方金。九四为震、兑交界,由震下兑之爻。月为阴为女,日为阳为男。
愚案:良,美也。帝乙之归妹,谦卑以其娣袂为美,如月生其明,阴阳相合,乃归妹之道,故吉也。
帝乙归妹,贵以德行,故其衣饰不如陪嫁之妾媵美。
上六,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无攸利。
象曰:上六无实,承虚筐也。
上六以阴居归妹之极,在下无应。古时祭祀,女奉筐米,男宰羊见血。今女奉虚筐,男刺羊无血,无以成祭礼,故无攸利。上六无实,指其下无应,如女承虚筐。
虞翻曰:女谓应三兑也。自下受上称承,震为筐,以阴应阴,三四复位,坤为虚,故无实,象曰承虚筐也。
虞翻认为,女指六三,以下托上为承,震卦其象如筐,六三承筐应上六,是以阴应阴,阴为虚,三、四复位,则上卦震变为坤,坤三爻皆虚,即无实。
俞琰曰:古者娶妇三月而庙见,士必以血祭,女必苹蘩之属实于筐筐。今有筐而无实,是虚筐也,有羊而无血是死羊也,庙见之礼宜如是乎?不敬甚矣,何所利哉?不言归妹以其不成归妹之礼也。
俞琰的解释很清晰,上六不言归妹,因祭祀不合于礼,不成归妹之礼。
愚案:刲,刺也。曰女曰士,未成夫妇之辞也。女无实承于筐,未归也,士无血刺于羊,未昏也。柔承刚,虚而无实,终无所利也。
编者直接认为上六指未能成婚,虚而无实。士、女行庙礼,却一个承虚筐,一个刺羊无血,是礼不成,故婚未就,有名无实,终无所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