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写了出差的血泪教训,这次来写第二次血泪史。
关于票据
比如,出差中仅有的两张车票,自己竟然然还弄丢了一张!!!!!然后就是回来之后的各种跑各种说好话。
其实这和自己平时的生活习惯有关:生活中就比较粗心,自然而然带到了工作里。
对于这些重要的票据要么保存在妥善的地方,要么直接交给财务保管。就像分类整理一样,平时捋顺了,用的时候就不会手忙脚乱。
关于工作规划
工作中会有轻重缓急,可以按照截止日期在日历或者记事本里做好规划记录,并且根据完成需要花费的精力和时间,提前算好完成时限,不然就会出现无所适从的局面。
比如,最近一项工作安排的很早,自己也以为来日方长,所以直到截止日期的前一天才发现准备工作为零,害得一圈的同事跟着自己瞎忙乎,熬夜加班就成了必然。-----自己的无计划无准备却让无辜的同事跟着买单。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此言不虚。
关于兴趣爱好
干自己喜欢的事情固然是好的,但其实很多朋友都没有这样的幸运。或者为了钱或者为了父母所谓的安稳。自己就属于后者。
在家乡的单位里稳稳当当工作了5年,虽然兢兢业业,位置有了提升,但是感觉不到自己的价值。
在知乎、简书以及豆瓣上看到好多为了自己的兴趣乐此不疲的付出的人们,坚持着自己的热爱,终于成了大咖。
有坚持写作成为百万畅销书作家的,有善于经营朋友圈成为营销高手的,有发挥自己整理特长帮人出谋划策的…………从铺天盖地的知识付费节目中就可见一般。
想学写作、跳舞、卖衣服、卖吃的,所有美好能赚钱的都想学,最后却发现一样也学不好。
不要高估自己的毅力,能真正坚持做好一到两件事,就已经很不容易了。你刚打开电脑或者手机准备提升一下,一个电话一条新闻一个红包,就可能把你拽离学习现场,如此循环往复,最后就是狗熊掰玉米了。
所以先把自己的能力和想做的事都罗列出来,按照喜欢程度排个顺序,然后减半再减半,最终留下来的一到两个,才是你最有可能成功的核心竞争力。你也会有更大的毅力、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为之付出。
找到了这个点之后就要学着借力打力,时间投入金钱投入,关键是强大的毅力投入,一段时间以后,自然会有个初步头绪。
所以并不是自己不努力,而是找不到努力的方向。
干着自己喜欢的工作最好,如果不是,请为了自己的喜欢去努力。因为30年的工作以后你还有漫长的生活要过,不要到了那个时候才发现自己除了单位、工作,在社会上一无所有。
最后分享一句让我受益匪浅的话:建立自己的风格和专业,把自己当做一项事业,当成个人品牌在经营,创造自己名字的价值,帮自己建一个别人那不走的身份,而不是社会价值下的职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