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洛阳:禁卫军的骚乱
文 | 沈诸梁
目录
话说公元519年(北魏孝明帝神龟二年)春,高欢送信到洛阳,办完公差,出去遛弯。洛阳城是北魏新都,到底天子脚下,富贵繁华,这里一座青楼,那里一栋楚馆,一路风光旖旎赏之不尽。
高欢正一路走一路瞅,突然看到前面千把号羽林、虎贲这些京城的禁卫军,手上抄着家伙,嘴里嘟嘟囔囔,气势汹汹迎面走来。
高欢吓得一哆嗦,心想我在京中不欠赌债不欠嫖资,与世无争与人无仇,这是犯了什么事,闹这么大阵势要来抓我?
正准备跑呢,仔细一看,哎呦喂,这群人拉着横幅举着牌子呢,上面魏碑体写着:“打倒军霸张始均,还我人头,还我军功”,还有些龙飞凤舞的草书“反对选举制度改革,文武应该一视同仁”。
高欢这才弄明白,原来不是抓自己的,是禁卫军出来示威游行。
免费的热闹,不看白不看,高欢振臂高呼“同去,同去”,跟在后面也是义愤填膺满腔激情。
当时还没有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这群禁卫军的军爷们蓄谋而来,一路上打砸抢,誓要杀人放火绝不善罢甘休。这群人先跑到尚书省找张始均,尚书省说人不在,赶快把门给关了。禁卫军砸了尚书省的门,没找到人,自然不解气,一行人又浩浩荡荡冲到张家。
进门一看,好家伙,张始均他爹征西将军张彝在家呢,这老东西也不是啥好鸟,被拉出来挨了一顿暴揍。禁卫军还不解气,一把火烧了张家的宅子。
张始均本来也在家,得到消息翻墙跑了,一看自己亲爹在那挨打,又跑回来求饶。正找你呢,自己送上门来,那还不是找死,脚刚落地就被扔到火里面,活活烧死了。张始均的弟弟张仲瑀也挨了打,重伤逃走。
高欢看得过瘾,但是知道这个事情虽然死人不多,性质却极为严重。
禁卫军冲击中央政府办公机构尚书省,杀死朝廷重臣张彝,焚毁大臣宅邸,按照律法,这三条罪名里任何一个,都可以把这些人追究到底,全部格杀勿论,甚至连组织机构、军队番号都要被连带撤销。
是非之地,不可久留,高欢过了眼瘾,赶快跑回堂弟高岳家,等着第二天看朝廷搞事情。
结果第二天风平浪静,除了洛阳路边社报道,挨打的张彝终于断气了,死在隔壁寺庙里,竟然没有一点新闻。
高欢等啊等,最后才得知,这个令“远近震骇”的大事件,朝廷并没有深究,只是杀了八个带头的士兵,其余人不予论罪。
朝廷考虑周全,为了防止闹事余党惴惴不安、担心会被清算而再次暴动,过了几天,皇帝还下旨大赦天下,连这些禁卫军以前犯下的罪名也一并免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你好我好,就这样没了下文。
喧嚣散去,旁观者各自唏嘘一场,回去过自己普通的生活。洛阳繁盛,总不会为这一场变乱少了一点热闹。
但是高欢不是普通人。
他来自六镇,来自社会的最下层,苦难的生活,无数次往返怀朔和洛阳之间的经历,让他对社会上任何细微的变化都远远比常人敏感。
彼时的高欢,并不知道骚乱因何而起,也不熟悉中央的政情,他以为被打死的征西将军张彝是禁军长官“领军将军”。但是一叶落而知秋,高欢知道,北魏政治中心洛阳的任何一点点波澜,都会泛滥到别处引起山崩海啸,大乱将临,生活必然不复从前。
高欢并没有争夺天下的雄心壮志,他出身贫贱,受娄昭君垂青,好不容易才有了妻儿亲朋,才有了一份虽不丰厚但足够依恋的家业。乱世将至,他想到的不是“英雄用武之秋,志士奋发之时”,而是如何活下去。
回到怀朔,高欢和姐夫尉景,好友侯景、孙腾、司马子如、蔡儁、贾显智,倾尽家财,结交豪侠,开始集结力量。外人问起,高欢说:
吾至洛阳,宿卫羽林相率焚领军张彝宅,朝廷惧其乱而不问,为政若此,事可知也。财物岂可常守邪?
(我去到洛阳,禁卫军一起少了朝廷大臣张彝的房子,朝廷害怕发生叛乱而不追究,政治败坏成这样,其他事情不问可知。钱财这些在乱世中怎么可能长久保留呢?)
高欢说对了。
不久之后,乱世真的来临了。
(下期预告:洛阳的禁卫军为什么要发动骚乱?高欢所在的六镇地区,情况又有什么不同?《高欢的崛起》持续更新中,欢迎您的关注!)
作者声明:沈诸梁原创,未经作者允许,禁止任何形式转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