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9-28 五十五课
古文经典交流学习群 郭老师
郭志强,199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 ,中学高级教师,曾任《中学政史地》编辑部主任。
3.15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语音整理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是孔子诞辰纪念日。在今天的共同学习之前,我们呢,向孔老夫子致敬致谢。当然,致敬致谢最好的办法不是举行什么仪式,而是把他的思想研究好,传承好。
我们今天继续来共同学习《论语·八佾篇》第15章。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孔子一生主张恢复周礼,当然他对周礼也非常熟悉。但是,他来到祭祀周公的太庙里面呢,却每件事都要问别人,所以有人就对他是否真的懂礼表示怀疑。
孔子在听到了这方面的议论以后呢?也没有去解释,也没有进行特别的说明。只说了三个字,“是礼也”。那孔子到底是懂得周礼还是不懂得周礼呢?
我们还是先回到文本上吧。“太庙”,一般来说,开国的君主叫太祖,开国君主去世以后,他的牌位供奉的地方叫太庙。在这里,指的是周公旦的庙。就是武王伐纣以后,周公由于功劳比较大,就分封在鲁这个地方,是鲁国的开国君主。
鲁国的位置在今天的山东曲阜一带。在西周的分封制度下,山东大概是齐国和鲁国的辖地,所以今天的山东被称为齐鲁大地。
“子入太庙,每事问”。就是孔子,作为春秋晚期,大名鼎鼎的礼制方面的专家,进入太庙以后,给人感觉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样,什么事都问,比如这个东西叫啥呀?它有啥作用啊?这个事该怎么做呀?那件事该怎么做呀?总之问的比较多。
所以有人呢,就在背后议论,这一章用了“或曰”两个字,具体是谁没有说,就是有人议论吧。“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鄹人之子”,这个就是孔子。
因为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曾经做过鄹邑的大夫,再加上孔子在礼制方面很有名望,所以,就把他父亲称为鄹人,把孔子称为鄹人之子,这里说明孔子在当时的名气很大。因为鄹邑的人比较多,鄹邑人的孩子当然更多,其他人都不能成为鄹人之子,而孔子可以,这一点我们很容易理解。
比如我们老家,出现过一个名人袁世凯。袁世凯又被称为袁项城。那是因为他是河南项城人,也就是说他能够代表项城。再比如康有为,被称为康南海,应该是南海(古县名,在今广东佛山)出现的一个比较杰出的人物。
正是因为孔子呢,是春秋时期礼制方面的专家,名声很大,别人对他的身份也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发现他进入太庙以后,每件事儿都要问,人们才去议论他,才去质疑他,说你这么大的一个专家,为啥到了太庙以后什么都不懂?什么都要问呢?有人就把这些闲话告诉孔子,孔子说“是礼也”。
那孔子的意思呢?就是,正是我因为遵循了周礼,所以我进入太庙才“每事问”。
那孔子到底对周礼懂得多少呢?或者是孔子到底知不知道进入太庙的礼仪呢?我觉得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孔子真的不知道。因为太庙这个地方它不是一般人能进去的,也不是谁想进去就进去的,那可能孔子在此之前从来没有进过太庙,这是第一次。孔子虽然是周礼方面的专家,我觉得恐怕很多都是来自于书本,来自于文献。那么这一次呢,是真正进入了太庙,他需要把来自于书本的知识在现实中得到印证,所以“每事问”。
同时,“每事问”呢,也是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一个原则。对于礼仪方面,我们也知道,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期,要求也不一样,所以呢,孔子进入太庙以后,要把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环节,都详细的问明白,这是第一种可能。
第二种可能,就是孔子对周礼实际上都很清楚,都很明白。既然明白,还要“每事问”,那实际上是为了表示对别人的尊重。我们知道孔子在周游列国的时候。每到一国,“必闻其政”,了解一下这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每到一乡,“必闻其俗”,因为不同的地方风俗不一样,那么你多问,你清楚了以后,就避免与当地人发生矛盾,发生冲突。《礼记·曲礼上》更说到“入门而问讳。”每一次进入别人的家里,问一问这个人家家里有没有啥忌讳的。所以,我觉得每入一国“必问其政”,每入一乡“必问其俗”,每入一家“必问其讳”,这也是一个个人修养的体现,也是个人素质的体现。
这也给我们提了一个醒,我们每到一个地方,如果什么都不敢问,假装自己什么都知道,结果呢?一做就出错,这才是最糟糕的,千万不要不懂装懂。
当然,我们从孔子的回答里也可以看出孔子的个人修养。当别人质疑他、议论他、怀疑他的时候,他不生气,也不争辩,也不解释,只是很平静的说,“是礼也”。这一点确实值得我们学习。正所谓“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张居正直解
太庙,是鲁周公之庙。鄹,是邑名。鄹人之子,指孔子说。孔子父叔梁纥,曾为鄹邑大夫。故当时叫孔子为鄹人之子。昔孔子仕鲁之时,尝陪祭于周公之庙,与执事焉。那庙中陈设的器数,如笾豆、玉帛之类,周旋的仪节,如灌献酬酢之类,每事都详细访问,却似不曾知道的一般,盖惟其敬之至,故其问之详如此。或人不知而疑之,说道:“鄹人之子孔丘,素以知礼见称于人,如今看来,谁说他知礼?”盖知者不待于问,问者必有不知。观他在太庙之中,事事都问过,则其不知礼也明矣。世固有无其实而有其名者乎!孔子闻而解之说道:“礼莫大于祭,祭莫先于敬。今太庙之中陈设的都是礼器,周旋的都是礼仪,若一毫知得不真,行得不当,便是轻忽放肆,而非所以为敬矣!今我每事访问者,正以对越奔走之际,当有恭敬严肃之心,固不敢强其所不知以为知,亦不敢恃其所已知而不问,是乃所以为礼也。或人之言,岂知我者哉!”此可见圣人之心极其敬慎,故祭祀之礼尤加谨严。圣人之心极其谦虚,故每事问人,不厌详细,其与尧之钦明、舜之问察,一而已矣。学圣人者,当于此求之。
李零讲解〔摘〕
毛泽东讲调查研究,曾引过“子入太庙,每事问”,让大家学习。(《毛选》第一卷)
孙中兴详解
这章明白记载孔子在鲁国当官助祭太庙“问礼”时,遭到旁人的质疑以及孔子的答复。《乡党篇》第十四章只记载了前面一句。
孔子到了鲁国的周公庙,负责祭拜典礼,每件事情都会请教别人。有人就说了:“谁说这个鄹人叔梁纥的儿子懂得礼制?他好像什么都不懂,主持祭礼还问东问西的。”孔子听到以后谨慎地回答说:“这种谨慎的态度正是对待礼制该有的态度。”
“大庙”是“太庙”,是“祭拜先祖的庙”,鲁国是周公儿子伯禽的封地,所以鲁国的太庙就是指“周公庙”。现在山东曲阜还保留着“周公庙”。这里说“入大庙”不是说他去庙里参观,而是他参与协助祭拜周公的大典。﹝惭愧的是我2013年3月去参访了“颜(回)庙”,因为时间的关系,却没再往前去参访“周公庙”,也就是这里的“大庙”,真是可惜!﹞
孔子因为“每事问”,就被某些人认为“对于祭礼一无所知”,不像传说中那样“博学多能”。所以这些人就很瞧不起他而称他为“鄹人之子”。这个典故是因为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曾在鄹地当过官。孔子听到这样的评论,就幽默地说:“这才是对待祭礼该有的恭敬谨慎的态度啊!”因为古字肯定句尾的“也”和疑问句尾的“耶”相通,所以俞樾和戴望都把孔子的回答当成反问句:“难道你们做的这些仪式是合乎祭礼的吗?”言外之意有讽刺这些人才是真正不知礼的人。
孔子“每事问”,他自己虽然没讲明原因,可是从孔安国以来的古注都一致认为是表示慎重,董仲舒也承袭这种解释(《春秋繁露·郊事对》)。这和他说的“使民如承大祭”(《颜渊篇》12.2)是他的一贯之道。另外也有《子张篇》首章提到的“祭思敬”的基本心态。
也有人持不同的看法。东汉王充就认为孔子初次进入太庙,因为不知而问,特别表明他不是“生而知之者”。黄怀信的表述很清楚:“盖孔子虽有知礼之名,而太庙毕竟未尝进入。首次入之,必有新鲜之感,故每事问。不知而问,故曰是礼也,不必是慎。”
这也许是孔子第一次“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无知之问”,也可以说是面对一个“失礼”的社会所展现的无奈的幽默智慧。两种孔子形象展现不同面貌。
我认为这件事也可以当成孔子自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篇》7.20)的例证。“敏求”大概也是基于这里的“每事问”。
所以我们应该在不懂或不确定的时候要学着问,学问问学交织共进,这样问得多就可以学得多。做起事来自己的心态和方法也比较踏实。如果怕被人笑而不敢问,到时候出了纰漏,恐怕听到的不只是嘲笑声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