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回娘家,看到一块母亲绣的桌布,那种素雅的灿烂,顿时把我给震撼了!只见雪纺质地的白绸上,绣着鱼戏荷花的图案,桌布的边,又绣出了荷叶边,再用剪刀挖了出来。如此精致的绣工,应该是母亲年轻时候的作品,母亲绣这块桌布的时候,大概才三十来岁。
母亲知青返城之后,第一份工作就是在镇上的绣花厂里当一名绣花女工。我那时不过四五岁,据母亲说为了哄我不吵闹好多挣钱,常把我抱在膝上绣花。坐在母亲膝上的感觉我已经淡忘,但我忘不了的是看母亲绣花,看着她两手翘着兰花指,推着一只圆圆的绣花棚架,就如筛面一样在缝纫机上不停地轻轻推拉着,缝纫机针就像是鸡啄米一样“滴滴滴”飞快地走着,一会儿的功夫,一朵花,一条鱼就在布面上绽开了。
绣花女工是计件制的,年轻的绣花女工心灵手巧,一个人可以养活一家人。家里有个绣花女工,一家人的生活质量都会上升不少。我小时候的手绢都是母亲自己做的,白色的确良剪成正方形,四个角上绣上花,再绣上一圈荷叶边。这样的手绢谁舍得擦鼻涕,只适合用别针别在衣襟上招摇过市显摆。母亲自己的手绢,只绣了一圈荷叶边,在一个角上绣一行英文字母“yun”。因为母亲的名字中有个“云”字。这种手绢,真是可以当艺术品的。
绣花女工是手艺人,不是谁家的妈妈都会这个的,于是常有人做好了新衣服央求母亲帮忙绣一朵花或者绣一只小动物。母亲一般都会帮忙绣制,选好了花样,用复写纸垫在花样纸上照着描一遍,花样落到了衣物上,照着花样用缝纫机踩就可以了。同样的花样,不一样的人往往会绣出不同的效果来。因为绣花有个最关键的步骤是配色,这充分考验一个人的审美,配色决定了一幅绣品是高雅还是艳俗。母亲绣出来的花样一般都素雅,从无浓烈。这点上,我完全不像她。我喜好一切浓艳旖旎的花色。
这块桌布完全是母亲的风格,素净、淡雅,丝丝缕缕却透着精致和娇媚。桌布的历史有三十多年了,母亲说,这是当年二舅结婚时候新房里的摆设。二舅搬新家了,用不到这块桌布了,母亲舍不得,又去要了回来。母亲说,过年的时候拿出来压在八仙桌的玻璃台板下不是蛮好?我笑而不答,心想,这就是所谓的敝帚自珍吧!
记得二舅结婚的时候,母亲和姨妈两个人赶了几个月,给他绣制了所有新房里的陈设。床上的帐子、帐沿,桌布、椅披……应有尽有。最漂亮的是那个帐子,用雪白的确良做底,四周绣了花,分成四片系在四根床柱子上,上面罩了一个同色的帐沿。雪白的的确良上绣满了花,粉红线勾了一圈荷叶边,那种素雅中透着的喜气和精致,真是美不胜收。
不过这也是那个年代的流行,现在是再也看不到了。我对母亲说,你教我绣花吧。母亲说:你当是容易的啊,你学不会的,再说,现在到哪里去配齐那套绷子和线,还有我的缝纫机也老了,不能绣花了。
我想,缝纫机上绣花这个手艺,也要算是一门渐行渐远的老行当,早已不复存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