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是唐朝王昌龄的边塞诗代表作——《出塞》。
”龙城飞将”指的是西汉抗击匈奴的名将李广,”胡马”泛指游牧民族。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
今天我想谈的话题是为何”胡马”要度阴山?
阴山山脉是我国北部地区的一条魔咒分界限线,东西绵延1200公里。阴山是黄河流域的北部边缘,山南山北地理环境差异极大。而且从气候来看,它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水岭。由于多种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叠加,使阴山南北形成了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两种截然不同的文明。长城就是沿着阴山而建的。
几千年来,两种文明在此碰撞,中原王朝因为老早就有了文字,可以发出”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种渴望名将、渴望和平安定的千古绝句。游牧民族大多没有自己的文字,而且在历史进程中大多被汉化了,所以我们无从了解当时的游牧民族怎样看待战争冲突。
其实单就军事上来说,一直都是游牧民族更能打,要不然我们的们祖先怎么会修长城呢?打不过才不得不防御。
很多人读历史的时候都有这种感觉,觉得我们汉族好憋屈,一直都被游牧民族进犯,一直被游牧民族吊打。
但倘若换个立场,站在游牧民族的角度,你带着牛羊逐水草而居,这片土地的草场被牛羊吃没了,你得迁移到另外一片土地上寻找水草,等过几年这片土地水草恢复了,你们再赶着牛羊回来。
然而等你准备把牛羊赶回来时,却发现你的草原被人开垦成农田,种上了庄稼,盖上了房子村舍。你会不会觉得憋屈?自己的草地被人占领了,会不会想抢回来。
当然你们没有文字,不会用”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种金句来表达愤怒。
倘若整个草原遇上旱灾和白色风暴(暴雪),食物资源匮乏,草原整个部落就面临灭顶之灾。而隔壁农民种的粮食吃不完,那片土地可是你的牛羊吃草的地盘。你要不要带领勇士去干一票?投资小收益大。
而开垦这片土地的农民也觉得憋屈,这片土地没有人登记产权啊?没人要的荒地,我辛辛苦苦把它开垦成农田,当然就是我的家园,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蛮夷抢我的粮食,必须赶跑他们,于是局部冲突就来了。一般来说,中原王朝的怒气值得攒到满格时才会组织大规模军队去赶游牧民族。
古代东北、河北、山西、甘肃、内蒙古东部这些地盘都是畜牧业区。但是随着历史的变迁,这些地盘的粮食产量都越来越高了。游牧民族和农耕文明的冲突本质上是对生存资源的争夺。这就是”胡马”要度阴山的根源所在。
中原农耕政权有文字记录,每被打一次,都会记录下来,文人聚一起喝点小酒后就得写诗,想不到写啥东西的时候就咀嚼讴歌感慨一下战事,经常写一些小诗推到微博热搜上,于是,当时的人们和后人都记得自己被人打了,大家的愤怒值很快就提升了。而游牧民族大多没有文字,难以对外对后世宣传,被打一百次,过几年就忘了。这就告诉我们,没文化,不会写小作文真的很吃亏。
尽管游牧民族战斗力一直很强,草原游牧民族各个部落之间经常混战,存活下来的每个成年男子都是优胜劣汰的勇士。但纵观历史,农耕文明在文化和地域上对游牧民族一直都是呈扩张趋势的。
为什么?
因为以农耕为主的中原王朝在人口、经济和国家组织动员能力上都完全碾压游牧民族。中原农耕王朝可以组织一支庞大的常备军,后勤补给更充足,而游牧民族政权聚集一支大规模军队本身是违反游牧生活方式的,会导致人力大量从生产活动中流出,并且降低对天灾的抵抗力。
历史上也有几个王朝是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建立的,但入主中原的游牧民族就像是蛇吞象一样,常常因为消化不良而快速走向消亡。比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前赵、前秦,还有元朝。只有能够及时消化吸收中原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游牧民族才能长期维持统治。
游牧民族征服农耕民族,只是军事形式上的征服,但在文化上却是游牧文明被农耕文明反向融化。
所以清朝最大的功绩就在于统一融合了中国的农耕区和游牧区,历代王朝的统一都只是统一农耕文明。
但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后的战斗力往往很快就废了,比被他们撵到江南偏安一隅的中原政权废得还要快。这说明了什么,能够衣食无忧,谁愿意打仗?
所以我们作为局外人,看宋朝这些皇帝都太窝囊了,动不动就破财免灾,混得还不如东晋,东晋还在南京,南宋被人赶到杭州,依然是拿钱买和平,太憋屈了,为什么不打回去?
我们的历史教科书都肯定宋辽《颤渊之盟》和宋金《绍兴和议》,为什么?因为它符合当时各个政权统治下的底层劳动人民的利益。谁愿意整天打打杀杀,普通老百姓都想老婆孩子热炕头,平平安安过日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