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长这么大,看过不多也不少的影视。从小到大,可能除了在学校里老师灌输的东西,自己阅读的书籍,占的分量还算多的就是电视的陪伴吧。而且可以说现在的孩子在电视机前长大,看什么电视对他们而言,产生的影响是越来越大的。
你们有耐心听我闲聊碎片化的心理以及它们(影视)对我的多少点影响以及我现在对影视的一些肤浅的看法吗?
小时侯喜欢跟着家里的大人看战争片,可能这就莫名的熏陶了我的那一种英雄主义吧。听奶奶讲起我小时的故事,是非常调皮的,跟周围的邻居不和都是因为我闯下的祸。后来去学堂念书,可能更多的就把这种野性给慢慢浇灭掉了。我学会的是每天老老实实坐在教室里,听着老师念的符合,也慢慢失去了那一种孩子本应有的天性和好奇。后来我有了小弟弟,我就慢慢的在践行着一个当姐姐的职责,跟着他一起看动画片,我也喜欢。但那时没有过多的想法,就是觉得好看,看的过瘾。
上了学后,其实也就只有寒暑假有时间看看电视,我本身并没有看过很多的电视电影。但是属于那种一但看进去也就很难脱身的情况。
直到上高中时,不知道为什么像有毒一样,让我遇见了《超能陆战队》。那时是在电视里面的周末影院派送里播的,跟着我那傻弟弟一起看。哇撒,看完之后感觉整个人的格局观都不一样了。加上高中时遇见的一位超级正派,超级努力,超会为人着想的姑娘,我的那一种英雄,世界,渴望温暖的情怀就这样被慢慢点燃了。可我依旧没有明白自己的思想,没有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还在顶着初中被夸大的所谓优秀,每天面对着教室里的灌输式,面对着自认为的很被关心的分数,每个星期向家长打电话汇报。我过了十几年这样的生活,都是这个样,都是一个人待在学校,靠着朋友给我直面的温暖依偎着生活,可始终没有反抗打破的勇气。甚至没有这样的念头。我是个乖乖女,一直被别人这样说。
可是在我的后知后觉中,我就能明白所有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了。又或者是被安排好的。该有的点会有的事情,都会有的。
在学校复习的一年时间,我的反叛精神开始了,一种莫名的厌恶学校的情感慢慢演深。我讨厌被束缚的感觉,我不想顶着这样的一种超级转折点。我也经历了一场被吓死的疾病的开端。
不知道的莫名的不懂事的想法就是不想去念书,考上了也不想去,不知道为什么。我又在家里散漫了一年。这一年里一个人独处的时间对我来说,就像经历了我整个人生。我所做的事情远远不止考上一个更好的大学这么简单。
我每天把自己关在一个小房子里,拿着手机与外面的世界交流。我的大部分时间,除吃饭睡觉的时间基本都用在了上面,不关心星期几,不关心几点,不关心会不会迟到。不关心有没有作业,实际上那一年里我什么作业也没做过,就做过两套试卷 。我也不知道哪来的自信与大胆,可后两个月我是真的有点紧张感了,因为那座山不是靠我思想就能迈过去的。
我算比较学会了手机上各种软件的应用。学会了自己去找资源,也会迷恋上各种不良的视频,也会八卦各种不该管的事,也会累,也会发呆,也会想放弃,也会厌倦,也有过欣喜。就像一个刚被放出来的孩子一样。直到那一场有关我认为的死的较量。那段时间我被病痛折磨,我感觉我自己就快要死了,不死也活不长久了。我甚至都有不想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念头。我开始思考,借着我前面天真的思想,还有那一段时间里看过的遇见的被灌输的不太成熟的思想,我写了很多的文章,很多的日记。思考了我的整个人生,思考了整个的宏观的,微观的世界,不知道,就这样的莫名其妙,它自己冒出来的。回看我现在的文章,没有这一段特殊的经历,我一定写不出。我也不会成为一个现在的我,我也不会有现在一个更想靠近更真实,更自由的我。就这样,让我懂得更自然,更健康,更淡定一点。可实际上还是萌芽的阶段。感觉心智起步太晚了 。但是我知道从这时起我对电视已没有多大的兴趣,暑假在家,我真没看过长电视剧,也就看过一部电影,可我还是在后期的时间,自制力不够,也没人管着,看过漫画,我现在会觉得那是一种孤独寂寥无所事事,想要格外寻找安慰的表示与延伸,所有我那段时间里偷看过的动漫,小说。我本身看完之后是非常反感这种行为的,很罪恶。小说本就莫虚,情感又不及真实,看只是满足自己一时对大脑的奖励,可之后就什么都不记得了,甚至什么都没留下,那这除了浪费时间,消耗健康,增加心理罪恶感,还能怎么样?所以看就看值得看的,有营养有现实意义的好书好影视吧。
我所有讲的应该没有太多废话,一个人的思想必定跟一个人所处的环境,所经历的事情有着紧密的联系。我的思想,算是大格局吧,虽说刚萌芽,但也足以让我去较高的约束自己,不像小时候不管拿到什么书,都没头脑的去看了。也不像小时候那样会时时沉迷想一些龌龊的事。我现在也并没有觉得可惜,因为是之前一步步奠定了现在的自己。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段经历都有它出现的恰到好处。不去抱怨,不去懊恼,去正视,去反思,然后再好好把握当下。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段经历都有它出现的恰到好处。不去抱怨,不去懊恼,去正视,去反思,然后再好好把握当下。
直到现在,我仍然会觉得自己很年轻,经历真的太少了,经验也太少了。学的东西还很多。我的寿命也是有限的。
每一部电影在不同的年纪观看都是不一样的感触。可那些能让我记得刻骨铭心,即使现在长大成年看也依旧没有丝毫违和感,依旧触我心弦的是那些美国动画小男孩电影。
不知道是性别的原因,还是身边环境的原因。我似乎很喜欢那些有个性的孤僻男孩。他们莫名的就有一种让人想要去关心照顾的冲动。这可能是种文化的共识。我也从来没有真正的长大过,依旧喜欢这一种很平和温暖适合小孩子看的动画。
《超能陆战队》是一部,前段时间看的《查理和他的巧可力工厂》也是一部,今天看的《驯龙高手》也是一部。就这三部吧。每周都有电影推送,虽然都保存了,可是却没有兴趣观看,有些点进去了,看不下去就退出了。连哪吒也没有观下去的兴趣。
之前看的查理,本想说写篇观后感,可我想把它弄的更清楚一点,美国的科幻片在那时就能抵达的高度让我产生了兴趣,想去了解一下美国史,所以一直拖着。今天看的驯龙高手促使我想写东西的冲动,不得不说,中国在这方面,真的还逊色了一点。
人与自然与其他生物的和谐相处,每个人心中的那一处孤独与渴望被关怀的情感,那一种不被理解,却勇于打破的精神,以及那一种团队精神,借助一部动画很纯洁的渲染开了,最后的结局是美好的,美进了人心,也希望美进每一个孩子的心。(第二部可能暂无兴趣与时间看了)

让你的孩子有选择的看影视吧,并鼓励他们写观后感,但不要试图强迫让他们给你看,因为很可能就变成像写学校的应试文了,会当成一项任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