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如何有效阅读读书
为什么读文章无数,知识却依然不属于你……

为什么读文章无数,知识却依然不属于你……

作者: c9cee4c9043f | 来源:发表于2018-02-24 17:07 被阅读29次

  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读书,才是提升综合实力的重要方式和手段。通过阅读,我们才可以真正掌握系统的知识,而不是片面的了解支离破碎的皮毛。

    读书,可以使浮躁的心变得平静,从而远离浮躁的一切,通过文字进行灵魂深处的交流。都说气质是可以培养的,而读书也是修身养性的途径之一。读书多了,知性的美就会自内而外地散发出来。

    虽然,微信公众号上会发表各种各样的文章,但我觉得真正的知识还是书上的多一些。网上的内容和书上的内容,相当于以前的杂志和实体书。当你在网上阅读那一篇篇短文的时候,也许仅仅用了你一分钟的时间,却只了解了零碎的,别人分享的信息而已。并没有系统的去习得。虽然省时间,可是你的信息却是二手的。

    而且,短暂的阅读结束以后,你可能会不由自主地想要浏览网页,在这间隙,你可能会因为找不到想要阅读的文章花费大量时间。也可能会不由自主地想要去偷懒玩一下游戏,或是看一眼有没有什么信息。注意力就分散了。没有集中精力去做达到获取信息这一目的。

为什么读文章无数,知识却依然不属于你……

    而看书就不同了。当你手捧着一本书,会感觉到四周都安静了,远离手机,没有干扰。会被书中的内容或情节所吸引,然后非常系统得看完。  在字里行间的交流中,很多内容会引发你的思考,经过碰撞,从而形成新的观点。

    思考也是有时间的,只有系统的阅读和学习,才会更加深入地了解其中的要点。

    阅读的主要目的是将书中的内容转化为自身的知识点,通过吸收、思考、产出也很重要。      如何做到高效能阅读?日本龙谷大学教授原尻淳一,也意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他在《高效能阅读》这本书里提及:我们必须牢牢地掌握“阅读技术”,否则一定会淹没在信息洪水之中,被时代大潮远远的抛在后面。

    意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高效能阅读》的作者原尻淳一将迄今出版的绝版的和市面上出版的和阅读有关的书籍都翻了一遍,结合实践,集合诸多阅读研究者的精髓,著成了这样一本书。它介绍了许多阅读方面的技巧,从如何培养阅读兴趣,到如何提高阅读效率,再到如何将知识转化为自身,著书立说。

为什么读文章无数,知识却依然不属于你……

    《高效能阅读》这本书把阅读分成了三个阶段,分章节带着读者解决三个阶段之中,阅读所面临的常见问题。

    初级阶段,主要是培养读书的兴趣,还有就是如何多角度立体的去阅读。

    中级阶段,主要介绍如何速度,如何提高阅读的效率,加深对书上内容的理解。

    高级阶段,和产出有关,进行专业化的阅读,建立自己的阅读素材库,将书上的知识为自己所用,联系实际整合成属于自己的全新的知识。

    人们通常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才能做到全身心投入,如今外界的诱惑实在太大。

 

一、立体阅读,量身打造个性书单

    作者原尻淳一用了前三章的内容从不同角度作了详细的解答。

    面对不感兴趣的书,我们有选择暂时不读的权利,也可以从最感兴趣的章节入手开始阅读。无论是朗读还是默读都应该追随自己的本心。而不需要从头读到尾

    在选择书本阅读之前,我们可以问一下自己,阅读究竟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带着目的和兴趣阅读一本书,才能从一本书中直观而高效地找到自己最想寻找的答案,才能真正做到高效阅读。

    《高效能阅读》主张“3D”和“2D”相结合的阅读方式,通过自己的兴趣,亲临现场或实践去寻找阅读的动机,再深入阅读。

    你可以通过多渠道了解图书,联系自身实际,寻找到专为自己“量身打造”的书单,而不是从众、随大流或受广告所迷惑购买一大堆自己不需要的书籍。

    当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右铭书”,你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个作者,上喜爱的作者的博客,收听作者的演讲,更深一步地了解作者的生活,或许就会在书中发现更多的惊喜。你也可以关注喜欢作者提到的其他书籍,尝试阅读。

    家庭藏书由于空间的局限,可以充分利用书店和图书馆,互联网等等,通过笔记的方式更加深入的消化所阅读的书籍。


二、利用碎片时间,快速找准核心内容

    提升阅读的速度和效率,我们就应当带有目的地去阅读。在阅读之前,我们可以通过目录先了解这本书的大致内容,然后带着兴趣和疑问去阅读。

    比如,你想在这本书中了解到什么?这本书里有没有自己感兴趣的章节?

    如果有,那就从最想知道的部分开始读起吧!

    通过书中的关键词和黑体字,我们可以用极短的时间读完书中最核心的部分。第一遍阅读,不需要读得太细致。我们可以利用便利贴做标志。

为什么读文章无数,知识却依然不属于你…… 巧用便利贴

    便利贴的用法,也是在这本书里学到的,后来实践了一下,发现确实非常好用。不仅粘得牢靠,而且还可以在那些小小的贴纸上写下大致的内容,非常实用方便。薄薄地,不占空间,一本书里面,可以随心所欲地夹很多。而且特别是那种带箭头的便利贴,可以用它指示书中的重要位置。半透明的便利贴,也可以在书中像荧光笔那样划重点,非常实用。

为什么读文章无数,知识却依然不属于你……

    利用间隙时间阅读也是一种好方法。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每个人的时间都是紧凑的,别说没有时间读书。随身带着书本,总能在路上或在工作、学习的空余抽出15分钟的读书时间。用上速读的方法,你会发现阅读起来非常高效。

    以前,一直是一字一字的阅读,其实是不可取的。高效阅读就应该一段一段整体阅读。这样阅读起来才更加高效。

三、建立阅读数据库,使知识立体化

    或许,很多人和我一样,书读了一遍以后就忘掉了。那并不等于真正学会了阅读。只有在读了书以后,能真正将书中的内容,学以致用,那才是真正了解了书中的精髓所在。

1.垂直型阅读为主,水平阅读为辅

    前面说了,要带有目的去阅读,毕竟,术有专攻,想要了解某种知识,我们可以通过垂直阅读的方式,阅读相似内容的书籍。就好像作者原尻淳一为了解如何高效阅读,他阅读了一系列和读书术相关的书籍。

    当你在某一个领域深度挖掘,你会发现不同作者处理同样内容的相似和相矛盾的地方。把他们都找出来,然后通过实践和思考,你就可以找到属于你特有的观点。

    当然,水平阅读也很重要,任何事物都有相通之处,比如,你会在不同领域的书籍中,看到你所了解那个领域的不同方面,不同角度看问题,总会在书中发现惊喜。

    谷歌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公开的谷歌公司的投资基准“70:20:10模式”,作者原尻淳一将它运用在读书中来,他将70%用在对专业书籍的投资,20%对支持现有业务或可能成为新业务的其他领域的参考文献,10%用于水平阅读的其它书籍

    可见垂直阅读的重要性。

2.提炼精华,及时产出

    根据黑泽明导演的剪辑习惯,当天分配的资料,当天剪辑最有效。阅读也是如此,当天阅读的内容当天产出才是最高效的。这样,可以在对书本中的内容最有印象的时候,及时回忆、整理,又等于更深一步复习了一遍。

    为此,我们可以选择早上的时间阅读,早上的效率最高。

    说到产出,我们可以活用书中的内容。比如,书中的关键词和人名,文章的结构,知识点,优质的信息片段……我们可以及时在书中做标记提炼出来。

    很多时候,书中的图表也是最核心的精华所在,应当着重留意。

    通过阅读,也可以模仿书中的文体,寻找到文章的范本,进行模仿,你的写作能力也会得以提升

    此外,还可以利用豆瓣,知乎,微信等等平台,在阅读的时候即使把读书的心得等即使记录下来。当然也可以采用写书评的方式。

3.健全完善产出数据库

    通过阅读,为了更进一步提高产出的质量,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库。及时将书中读到的认为有用的信息留存下来,便于随时查找翻阅。如果通过纸质用笔记录,虽然速度可能会慢一些,却能在阅读的时候更加深入。你可以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像作者一样,通过零碎时间的阅读,随时记录在书中看到的各种有用的资料。

    当然,云端也是一种好方法,方便分类查找,也能保存得更长久,还可以获得其他人关注。

    你可以在豆瓣通过读书笔记的方式记录,也可以用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等方式记录。相比书面数据库,云端也有优势,可以保存照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做到真正立体阅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读文章无数,知识却依然不属于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tqc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