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世俗百态2018读书笔记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一月革命”——有点意思的历史224】

【“一月革命”——有点意思的历史224】

作者: 0c18263e2274 | 来源:发表于2018-11-17 18:21 被阅读5次

【“一月革命”——有点意思的历史224】

【“一月革命”——有点意思的历史224】

        前几天在三明举办“第九届古玩艺术品交流会”,说是交流会,其实就是在江滨公园摆了若干古玩古旧的地摊罢了。其中一些地摊摆放着一些文革时期的像章,其中一枚印着“一月革命万岁”的像章引起我的兴趣。(见图)

     

      中国人都知道俄国的“十月革命”,可如今却对曾经如雷贯耳的“一月革命”,或遗忘、或回避、或根本不知……

      以1966年的“五一六通知”为标志,文革全面爆发。在上海,“文革”运动首先从大中学校的“红卫兵”运动,蔓延到工厂的“造反派”。1966年11月6日,“上海市工人革命造反司令部”成立,由上海国棉十七厂保卫科干部王洪文担任总司令,把矛头指向上海市委市政府。

      1967年1月初,张春桥、姚文元以“中央文革小组调查员”的身份到上海策划夺权。1月6日,召开了“打倒市委大会”,批斗和关押了市委书记陈丕显、市长曹荻秋等,上海党政大权落到张、姚、王等造反派手里。

        中央文革小组为党中央起草了贺电,号召全国学习上海“造反派”的经验。1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认为“一月风暴”是“今年展开全国全面阶级斗争的一个伟大开端”,号召“从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和坚持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顽固分子手里,自下而上地夺权”。

【“一月革命”——有点意思的历史224】

        1967年2月5日,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等仿效“巴黎公社”的大民主政权机构,宣布成立“上海人民公社”。当时毛认为还是叫“革命委员会好”,于是到23日又改称“上海市革命委员会”。上海造反派的夺权活动,当时被称为“一月革命”或“一月革命风暴”。全国各地造反派纷纷掀起夺权高潮。

      到1968年9月,全国的“夺权”全面完成,各省市自治区均成立了革命委员会。称为“全国山河一片红”。全国各级政权,从省一级到工厂、学校的政权机构,全部改名为革命委员会。

【“一月革命”——有点意思的历史224】

【评点】

     

      1966年文革爆发之初,红卫兵“文革”的主要矛头,主要是对准教育文化领域的知识分子。随着上海“一月革命”夺权成功,在中央文革“文攻武卫”的号召下,全国各地的造反派把重点指向“走资本主义的当权派”,开始了全面夺权运动。为了夺权,各地的不同造反派组织之间,又爆发了大规模的“武斗”,死伤无数……

       

      领导“一月革命”的张春桥、姚文元和王洪文等人,后来都飞黄腾达炙手可热,担任党中央副主席、常委和委员等职务。然而好景不长,1976年10月6日,他们全部都被一网打尽,牢底坐穿,也被“革命”了!

        当年我上小学四年级时,对遍地的“革命委员会”一词还是稀里糊涂的,有天一个小伙伴突然脱口而出说: “革命,就是革人的命!”。我也突然好像明白了一点点……

      好在,那个极左荒唐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时间不会倒转,

但历史的悲喜剧

却经常重复上演!

20181117有感

【“一月革命”——有点意思的历史224】 【“一月革命”——有点意思的历史224】 【“一月革命”——有点意思的历史224】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0c18263e2274:当年我上小学四年级时,对遍地的“革命委员会”一词还是稀里糊涂的,有天一个小伙伴突然脱口而出说: “革命,就是革人的命!”。我也突然好像明白了一点点……
  • 0c18263e2274:领导“一月革命”的张春桥、姚文元和王洪文等人,后来都飞黄腾达炙手可热。然而好景不长,1976年10月6日,他们全部都被一网打尽,牢底坐穿,也被“革命”了!

本文标题:【“一月革命”——有点意思的历史22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tsi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