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故事
遇见未知的自己,面对不愿意面对的自己,成为最好的自己

遇见未知的自己,面对不愿意面对的自己,成为最好的自己

作者: 一个心理咨询师 | 来源:发表于2021-05-12 05:02 被阅读0次

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又一次失去了工作。是因为自己的不好被辞退的。然后自己重新回到没有着落的状态,心里挺烦躁。

醒来的时候,我特别清晰地感受到自己心跳。我发现很多的梦,都跟白天想做的事情有关,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我发现很多人的观察是正确的,让自己安静下来,看到更多的细节,看到更多成长机会,也能看见更多的自己。

感觉自己心里,自己肚子里,有很多话要说,张开口就不知道该说什么,该从哪里开始。进入每天的心理学板块。

1.为自己负责。

每个人归根究底,都需要为自己的选择、行为、结果买单。就像茨威格描述断头的玛丽皇后那样。

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以至于不知道,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在暗中标好了价格。等到要买单的时候,发现自己需要支付的价格太贵了。

每个人都需要为自己负责,为自己的情绪负责。当一个人肆意发泄情绪的时候,不要忘了,最后的代价是需要自己付的。

这些散发出去的情绪,都是有反馈的,它会回到自己身上,最终还是自己承担了所有,变得无助无力,或者是指责抱怨。

既然这样,不如早点在心里种下一颗种子,告诉自己,所有的事情都是需要自己买单的,需要自己的肉身,对抗他人,对抗自己,对抗全世界。

2.从找问题转变为找成绩。

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问题上,就像前文说到的,把注意力集中在改善上。这样才能有效果,有收获。

持续地描述问题,没有什么帮助。只会让人沉浸其中,慢慢的形成自我催眠。更可行的方式是从找问题转向找改善,找成绩。

前行需要动力,需要方法,而能让大象听懂的是爱与期待。所以需要表达的是爱与期待,而骑象人需要的是理性和利益的激励。

把注意力放在解决上,就会出现解决,把注意力放在问题上,就会放大问题。

可能问题太痛苦了,问题的感受,真的切肤之痛。痛苦占据了太多的思维。以至于自己没有能量,去处理和应对日常生活中的事情。

所以需要把注意力和时间,从问题上抽出来。放在改善上,放在如何解决上?这样才有可能真的改善生活,解决问题。

3.当行动时,人会认可行动。

我记得李笑来老师曾经说过一句简单粗暴的话:你懂吗?你不懂,我懂。你就按我说的做,不要问为什么,不要想太多。

其实我发现,不管我认不认同这个理念,当我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我就会催眠自己,我是认同它的。

比如具身认知观。他认为身心是一体的,当你心情不好的时候,身体也会生病。当身体生病的时候,心情也会变差。

反过来说也是,如果你身体生病了,心情却很棒,那身体也会改善。当你心理生病了,但身体却很好,那心里的疾病,也会改善。

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当你感觉心情不好的时候,你可以调整身体,让心情变好。比如心情不好的时候,舒展身体,做一些让自己有力的动作。

做你会发现做完之后,会更有力量面对眼前的状态。随着身体的舒展,自己的心情也会慢慢变好。

4.与来访者在一起。

我发现自己会重复地写同一个主题,然后针对这个主题,每一次写,都能写出跟以前不一样的东西。

很难跟他在一起。因为不知不觉,就会用上评价,会用到指导的方式。而在评价和指导中,就忽略了对方,像高姿态对低姿态提出指点。

但实际上,这个没有帮助。因为没有走进他心里,感觉你比我厉害,你指点我,我听你的。你来帮我应对生活,建议不合适,就是你的错。

当一个人没有办法发挥他自己的力量影响力时,会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自然就没有动力,去做些什么。

什么时候一个人有动力呢?大概就是他自信加自我效能感很棒的时候,有自信可以应对困境,自我效能感可以解决问题。

对方不一定感觉是跟咨询师在一起的,当咨询中出现三司会审的状态时,我就感觉咨询失败了,因为没有起到作用,因为没有改善。

作为被审判者,很难跟法官站在一起。除非是斯德哥尔摩。但好像斯德哥尔摩也挺常见的。

最后结尾:成长就是,遇见未知的自己,面对不愿意面对的自己,成为最好的自己。

谢谢你的欣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遇见未知的自己,面对不愿意面对的自己,成为最好的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tuod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