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神经原理
脑结构的改变
理解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联结。
![](https://img.haomeiwen.com/i1785959/cef44de843976f1f.png)
神经联结数量增加叫突触发生,突触数量减少称为突触修剪。大脑用进废退。信息量增加,联结数量增加,突触发生就会在物理层增加。接口封闭,突触修剪就会导致神经元萎缩。
学习的基础公理
为什么需要公理?
欧式几何都是根据五条公理推导出来的体系。
基础公理(第一性原理)是思考的基础,是自洽的根基(虽然不一定完备)。
学习科学(神经教育学MBE)的5条公理
大脑跟外貌一样独特:每个人的大脑基本结构相同,但是脑结构大小不同,细胞联结的组织方式和强度不同。
所有大脑都不同,因为环境和能力会影响学习
大脑会被经验重构:突触发生和修剪一直在发生
大脑终生具有高度的可塑性:这就是终生学习的理论支持基础。
大脑用旧的信息理解新信息:组块在这样的融合中逐渐变大。
学习就是不断拼图的过程,就是旧信息和新信息打通接口。或者说找到两种信息的角度的差异,学习的目标也会由此而来。
大脑的神经神话
错误1:大脑只用了10%
大脑都是100%在使用的。进化论也不容许这样的情况存在。
错误2:大脑有无限的容量
错误4:所有大脑在3岁时候已经固定了(3岁看老)
大脑神经元一生都在产生。
错误6:左脑逻辑语言右脑创新空间
错误9:大脑客观记录真实
大脑记录是存在前后差异的。
错误10:记忆力对复杂心智加工不是必要的
错误15:学习外语会影响学生的母语
没有语言之前,人类已经在思考。英语思考也是谬论。
错误19:理性感性相对
系统1 系统2是互补的。
错误23:神经可塑性是由于良好的教育
可塑性合计教育程度无关。
错误26:学习能脱离社会和情绪环境
越社会化,情景化学习效果就越好。
思考:
学习理论时,问自己学习这个理论有什么用?在学习具体方法时就要问自己这个方法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如何学习?把新知识用旧知识进行解释就是最好的用,单纯做笔记,然后放置高阁,就像猴子掰玉米,学了一路,丢了一路。这是伪学习。一身冷汗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