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林悟道《韩非子-六反》 第二十二章 利治
红林悟道《韩非子-六反》上一章韩非子严厉批驳了当世学者所谓的“轻刑”之说,认为这是“乱亡之术”。如何量刑,如何判罚,从古自今都是一个争论不断的话题,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对此问题都有不同的表现。
韩非子主张轻罪重罚,他认为国家律法本质是鼓励立功和禁止奸邪,“轻刑”不仅禁止不了犯罪,还会让不法者再犯,且恶行更恶。“轻刑”的思想带有仁爱治国的意味,表面看似以刑法处罚为主,实质是以礼教教化为主,试图通过轻微的刑罚加之感化教育让犯罪者感悟悔改。“轻刑”者还是主张仁爱治国,认为礼教的思想教育是禁止犯罪的主要办法。事实证明这是行不通的。
韩非子从赏罚的目的切入,他坚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通过优厚的赏赐,就能聚集足够的力量,想要达成的目的就能很快实现。建筑行业有一句玩笑话说工程的速度就是甲方打钱的速度,虽是一句玩笑,可也道出了行业的实情。与重赏相对的就是重罚,在韩非子看来,只有轻罪重罚才能很快禁止奸恶的犯罪行为。
犯罪行为是对社会秩序的破坏,损害的是国家与百姓的利益,影响的是集体的生活,不是单纯地对个体的伤害,如果从这个角度讲重刑是应该的。因为我们不知道不法者将要伤害谁,它就像病毒一样,危害的是群体,而不是特定的个体。轻罪重罚一个不法者,维护的是群体的生活与利益。
我们常说“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就是对犯罪者危害群体生活的最好比喻。拿走了那颗“老鼠屎“,也改变不了汤已坏的结果。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是物质生活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安全感的提升,物质生活针对个体而论,而安全的社会环境针对的是全体民众,从这个角度讲安全的社会环境更为重要。
韩非子提出轻罪重罚,并从君主赏罚权柄的高度说明了原因,接着他又从利益的角度进行论述。韩非子说“夫欲利者必恶害,害者,利之反也。反于所欲,焉得无恶?”意思是:要想得到利益的人必然厌恶祸害,祸害是和利益相反的东西。违反自己的欲望想法,怎能不厌恶呢?这就是我们厌恶不法者的根本原因,它损害我们的利益。这也是国家严惩不法者的原因,因为要维护广大民众的利益与生活。所以,依法治国具有先天的群众基础。
对于想要治理好国家的君主来说,韩非子认为“欲治者必恶乱,乱者,治之反也。”意思是:要想治理好国家的人必然厌恶社会混乱,混乱是安定的反面。从逻辑上来讲这是正确的,稳定压倒一切,安定的社会不仅是国家发展的要求,也是百姓的需求,君主治国无外乎就是追求国泰民安,难道还有追求社会混乱的君主吗?所以从君主治国的角度讲轻罪重罚是必须的,因为重刑能禁止奸邪。
韩非子回到赏罚劝禁,他认为“是故欲治甚者,其赏必厚矣;其恶乱甚者,其罚必重矣。”意思是:因此迫切希望治理好国家的人,赏赐一定优厚;非常厌恶动乱的人,刑罚一定很重。赏赐优厚就能聚集贤士与勇士,文武兼备,就有了成事的基础与条件。轻罪重罚就能禁止不法者,社会就会安定和谐,君主治国不就是为了这两个目的吗?
【夫欲利者必恶害,害者,利之反也。反于所欲,焉得无恶?欲治者必恶乱,乱者,治之反也。是故欲治甚者,其赏必厚矣;其恶乱甚者,其罚必重矣。】
君主之大利在于天下,臣子之大利在于爵禄。君主的天下应该是强盛太平,而不是动乱穷困。臣子的爵禄应该是荣耀光大,而不是屈辱阴暗。大利的获得与维护只有法治才能确保,而轻罪重刑就是法治的表现,奸邪禁了,安定就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