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林悟道《韩非子-六反》 第三十三章 治则
红林悟道《韩非子-六反》上一章韩非子借用老子的话来说明轻刑者所言财足国治是错误的。老子,姓李名耳,字聃(dān),春秋末期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学而闻名,孔子曾入周向他问礼。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欲弃官归隐,著《道德经》。
韩非子引用了老子的话“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意思深邃,一是告诉君主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耻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危险这一道理。这是表面意思,也是最为直接的训诫,对于普通民众来说知道并践行就行。对于君主来说不仅要自己遵守,还要按此教导民众,这是社会道德教化的事。二是告诉君主其实人心永远不会满足,受到耻辱与遭遇危险是必然结果。三是面对人心不足的现实与人性,只能实行重刑法治,用国家律法来规范与约束人的行为,同时也让君主明白轻刑仁爱是治理不好国家的。
韩非子引用完老子话后,再用老子的人现身说法,说能自觉做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的只有老子,明白了耻辱与危险的原因,在获得满足后再无所求。韩非子言下之意就是普通民众不是老子,没有这么高的觉悟,不可能做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只能通过重刑法治来让民众不辱不殆。这一点很重要。
韩非子更是举了夏朝末代君主桀姒(sì)履癸的例子来说明财足并不能国治。夏桀贵为天子地位够尊贵,财富达四海,如此富贵还不是做了亡国之君。治国的本质与“轻刑、财足、厚爱、薄税”无关,这些是治国的手段与政策。治国的本质是“为民”,如果手段与政策的结果是伤民害民,说明这样的手段与政策是错误的。
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社会是经不起折腾的。在圣贤看来,不能允许君主随意而治,更不能将社会与民众作为施政理念的实验田与小白鼠,君主必须要在知晓为为君之道与治国之道的基础上施政,尽量避免因政策的错误给社会与民众带来巨大的损失。这才是圣贤竭尽所能劝谏君主的真正原因。贤明的君主都是经过长期的学习与历练,在学习与历练中深知为君与治国之道,才能成为一代明君。
韩非子例举完老子与夏桀的例子后说“君人者虽足民,不能足使为君天子,而桀未必为天子为足也,则虽足民,何可以为治也?”意思是:做君主的纵然使民众富足,但不能使他们富足得像天子一样,而夏桀也未必以天子为满足;那么纵然使民众富足,又怎么能用来作为治国的原则呢?
韩非子的反问很有杀伤力,普通民众不是老子,更不是夏桀。夏桀已是位居天子位尊财足却还是没有治理好国家,还让国家消亡了,说明财足真的不是国治的原则。韩非子从普通人到圣贤君主逐一举例,旨在告诉君主普通民众就是普通民众,具有人的本性,治国还是要以普通民众的人性民情做为依据和原则。所谓的轻刑财足不能作为治国的原则。
【君人者虽足民,不能足使为君天子,而桀未必为天子为足也,则虽足民,何可以为治也?】
治国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治国的对象是“人”是民众,就要按人的特性而治。社会管理也有其内在的规律,事因人而生,管人理事,也要依人而为。脱离了“人和事”的客观规律性,按人的臆想而治,这是乱国亡国的根本原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