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范进中举》这篇课文,不止一次,每教一遍,对这篇课文内容就会有新的理解和思考。文中除了辛辣的讽刺和传神的描写外,更为精致的是一种思想的倾泻,这篇课文将人性写到了极致。我在想,作者吴敬梓对人性的理解太通透了,无论是对胡屠户形象的塑造还是对范进中举后生动传神的描写,都把人性深处那些不可描摹的难以确定的丑恶细致入微的描写了出来,就像庖丁解牛,游刃有余的解剖了人性。直到今天,小说中所描写的人物形象依然有迹可循,依然能够在我们着这真实的生活中找到某个人物的原型。
在上课的时候,我问过同学们,读完这篇小说,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是否可以看到书中的人物原型呢?大家异口同声的说到,可以找到。的确,在我们真实的生活中不乏胡屠户这样的趋炎附势、势利冷酷之人,也不乏范进这样的追求功名、圆滑世故之人,这样的人物存在的文化土壤是什么呢?每一个人其内在的思想及价值尺度都与自己生存的空间息息相关,都是文化土壤孕育的结果。其实,正是我们每一个人得无限沉默与纵容才为这样的人提供了生存的土壤与空间。因此我们在教学时,一定要有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价值导向,我们想通过这节课向学生传递什么样的人生价值与信念,我想这才是课堂的核心与根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