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代文化读书每周500字
《魏晋风度》变态灵魂下无处安放的尸体

《魏晋风度》变态灵魂下无处安放的尸体

作者: 梅廷芳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18-05-03 23:32 被阅读0次
魏晋风度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是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的传世名篇,和这两句诗齐名的还有那个为后人津津乐道,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一时间,魏晋的风度扑面而来,田园生活美如画,高风亮节人格独立。

直到我看到了易中天先生写的《魏晋风度》以后,才知道所谓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过是陶渊明的装腔作势。

史家评价魏晋是

做人以形同禽兽为通达,谋职以不走正道为才能,当官以不负责任为高尚,官场中充满奔走之士,朝廷里不见让贤之人。

而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只是上述评价的一个例子而已,本就是为官不作为,却被后人以讹传讹,将男盗女娼美化为高风亮节。

易中天为人所知,应该是在央视的百家讲坛栏目讲授《易中天品三国》 ,当时可谓是盛况空前,也就是那个时候起,易中天开始频频的走入大众视野,2005年声称退休,2013年宣布写作36卷的易中天中华史。

这本《魏晋风度》就是易中天中华史系列的第11卷,易中天写史与别人不同,他不像教科书式的一板一眼,也不像当年明月那样戏谑和不羁,他是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从而让人感受到时代的温度。

一、一样的历史,不一样的主角

三国时期,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都进行了托孤,最先是孙策托孤张昭: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其次是刘备托孤白帝城,刘备对诸葛亮说,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两位君主说完,两位权臣均是汗湿重衣。

相比之下,曹叡的托孤就显得有点有气无力了,曹叡的托孤对象是时任太尉的司马懿和大将军曹爽, 司马懿狼子野心、曹爽自大无能,曹叡只能眼泪汪汪的看着八岁的曹芳,一句像样的话都说不出。

结果是被授权可以自行其是的忠心耿耿,被当面叮嘱以后事的夺了政权。

和所有的狗血剧情一样,曹叡死后,阴险狡猾的司马懿就满门抄斩了志大才疏的曹爽,小皇帝曹芳沦为傀儡,三年后,司马懿之子司马师废掉了曹芳,换上14岁的曹髦,六年后,傀儡皇帝曹髦被杀,魏帝换成十五岁的曹奂,史称魏元帝,也是曹魏最后一个皇帝。

公元265年十月二,司马炎逼魏元帝曹奂禅让称帝,是为晋武帝。

曹操当年掌控大汉朝廷于一己之手,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之时,曹魏何等的风光,又何曾想到当年的一幕如今又会再次上演,唯一不同的双方的主角位置进行了调换。

二、一肚子的男盗女娼、满嘴的仁义道德

阮籍爱喝酒是出了名的,酒后常故做惊人之语。

有一次,阮籍说:杀父可以,杀母不行。

众人大惊。

阮籍却说:比如动物,都是只知道母亲而不知道父亲,所以,弑父是形同禽兽,杀母是禽兽不如。

这就让人很无语了。

更让人无语的是,这么混账的逻辑,还真有人执行了。

恒玄是恒温的小儿子(恒温是东晋著名的政治家),有一次,一位客人在席间要求温酒,恒玄尽然痛苦流涕起来,原因是温酒的温字是父亲的名字,这是提都不能提,而这位“大孝子”最后却是篡了位,夺取了东晋的政权。

从东汉末年到东晋末年,礼教就是虚伪的代名词,所以阮籍故作惊人之语,就是故意要跟礼教唱反调。

三、清谈误国,误了谁的国


陶渊明

谈玄就是清谈,清谈的工具是麈尾,代表人物是乐广。

客人问:指,究竟是至,还是不至?

乐广用麈尾触及几案说:至不?

客人说:至。

乐广又把麈尾拿开:既然到了,怎么拿得走?

客人恍然大悟。

这就是典型的清谈,手谈睿智,坐隐清高。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对于魏晋名士而言,近忧无解,唯有远虑,这远虑便是谈玄。

对于陶渊明来说,他的麈尾是一张无弦的琴。

但凡有酒,他都要演奏那张无弦的琴,演奏谁也听不见的乐曲。

正如无弦的琴是陶渊明的麈尾一样,菊花和南山,便是他清谈的对象。

陶渊明为官八十天,最后留下那句千古名言:

吾不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

其实陶渊明不是不想做官,而不想做小官。

陶家祖上极为显赫,曾祖父陶侃,官居大将军,位进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兼任两州刺史,被时人评价为英明神武似曹操,忠诚勤劳如孔明,这是何等豪雄的英雄人物。

所以对于彭泽县令的陶渊明来说只能自称“乡里小人”,“不堪吏职”辞官而去。

他那为不五斗米折腰,本质是辱没门风无颜做官。

既然为官这个近忧不能解决,那么就只能寄希望于清谈的远虑了,而他清谈的对象是南山和菊花。

这就是魏晋的知识精英阶层,不敢面对现实,只能做鸵鸟式的躲避,这样朝代不亡,天理难容!

四,天下

读完《魏晋风度》 ,我久久不能释怀,这是怎样不堪的一个朝代,这又是怎样的一群肮脏之人,百家争鸣的风气不见了,春秋争霸的雄风不见了,秦皇汉武的韬略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群衣衫不整、满嘴喷着酒味的醉鬼,是一群假借礼教之名行篡位之实的伪君子,是一群不敢面对现实只能满嘴跑火车的轻浮之徒……

我心,在滴血。

这可还是我心中的华夏。

好在,我们还有大唐!

我心,稍安。

相关文章

  • 《魏晋风度》变态灵魂下无处安放的尸体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是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的传世名篇,和这两句诗齐名的还有那个为后人津津乐道,不为五斗米折腰...

  • 魏晋风度(下)

    由于政治追求的无所寄托以及曹魏时代辈出的英雄人物造成的时代阴影,使魏晋士大夫对“时间和死”这个问题了有了特殊的思考...

  • 无题

    无处安放的灵魂。 无处安放的心, 何以为家?

  • 消愁

    灵魂无处安放

  • 地狱与天堂 我路过人间

    无处安放的灵魂 ...

  • 无处安放的你

    无处安放的青春 无处安放的回忆 无处安放的情绪 无处安放的灵魂 点点滴滴 丝丝缕缕 淅淅沥沥 来来回回 整个世界 ...

  • 灵魂无处安放

    灵魂无处安放悲伤随着深夜加深泪水滑过面庞深夜赤裸裸的打击着我被不计其数的虫子吞噬灯光唤醒不了我心没有了知觉梦中为什...

  • 灵魂无处安放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活的时间不算短也算不上特别长。每个人的人生经历都大不相同,都有着其辛酸或甜蜜。我们在抱怨老天如何如...

  • 灵魂无处安放

    很少有人知道,感情里可贵的,并不是某个人有多爱你。 为你花了多少钱,带你去了什么地方,对你有多么百依百顺,还有忠诚...

  • 灵魂无处安放

    时间太多,无法安放它,你会空虚痛苦。 可以用兴趣爱好去填补它。 看电影。 交友。 品美食。 看电视。 看书。 工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魏晋风度》变态灵魂下无处安放的尸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urr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