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的历小史
原本以为《送别》是一首原汁原味的民国时代歌曲,“长亭外,古道边……”极为朗朗上口,三四字交换的文字,连起来形成了绝好文案!让人念念不忘。
但是实际情况说起来我都惊讶。
《送别》的原作者是位叫做J.P.奥德威(Jone Pond Ordway)美国人(1824-1880),原曲的名字是《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梦见家和母亲)。
1907年,日本著名的教育家、音乐家犬童球溪为它填写了新词《旅愁》,这也是这首歌在日本流行的版本。日本歌唱家美空云雀唱的《旅愁》,听起来带有标准日式的婉转与哀伤。
日本女演唱家、演员(1937--1989)于1905-1911年间,李叔同原是在日本留学,学习油画兼修音乐戏剧,犬童球溪的《旅愁》发表後,他曾将歌词这样翻译:
西风起,秋渐深,秋容动客心。独身惆怅叹飘零,寒光照孤影。
忆故土,思故人,高堂会双亲。乡路迢迢何处寻,觉来梦断心。
而后,在1915年的时候,李叔同又创作了《送别》, 对原曲做了小的修改,又配上了新的歌词。新创作的歌词更适合吟诵和歌唱,与原曲的配合更和谐,词曲结合相得益彰,珠联璧合。
关于创作故事,是这样的:李叔同与好友许幻园是当时社会风口浪尖改革潮中的前端份子。然而,时代层出不穷的社会变幻,导致许幻园家中的百万资财和家业荡然无存,许幻园赶京找袁世凯讨回公道,离别时,李叔同在百感交集中写于此歌送别许幻园。
李叔同,后剃度为僧,号“弘一”。后人尊称弘一法师《送别》的歌词类似中国诗词中的长短句,有古典诗词的文雅,但意思却能平白易懂;整个中文歌词与曲调结合得十分完美。有的人认为李叔同的作词是浓缩了古典小说《西厢记》中第四本第三折《长亭送别》的意境。下面是部分摘录,看起来真有相关形影:
“今日送张生赴京,十里长亭”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
* 传播渠道与流传
《送别》就这样诞生了,对后世影响力远胜于日本的《旅愁》。这样一手好词,是如何传播的呢?
首先,它在新式学堂中的学堂乐歌,试想,在青少年的群体中广为流传,那就是相当于告诉社会,因为最有活力的一群人,就是当时在学堂上的人。占据了如此重要的传播渠道,不火,那,要么歌曲实在太差,要么是冒犯政治。但是这么好听的歌曲,在当时光为大众喜爱。
民国时期学生乐队注释:学堂乐歌,指20世纪初期,运用外国的曲子,填上中国的词。
后来,作为插曲或主题曲,分别出现在电影《早春二月》和《城南旧事》当中,更使其脍炙人口。我已经忘了是什么时候开始会唱这首歌的,依稀记得是某部关于赌博的电视剧,当时还是租光碟看的,邻居家租的,我一般都是过去蹭看,电视剧里经常播放着这首歌,伴随着一个赌圣之类的人物,萧索离开赌场,目送爱人远走之类场景。
反正,当时就震惊,怎么会有这么好听的一首歌,如此贴切。“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 经典脍炙人口的文字,值得广告人学习
《送别》均以三字的开头: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 / 碧连天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 / 半零落
在中文当中,三字、四字的词语信息传递最为简便,也是最多、最为好记忆的。特别是“动词+名字”这一组合。中国经典《三字经》、国骂“XXX”、踏步口号1、2、1等等,几乎都是按照这个节奏,还有生活中“来个炒饭”、“好好干”、“教教我”、“你看看”等例子。
用此来创作广告语,更便于流传。主要符合两点:1、简洁,人们才方便传递。2、有动作,有画面,人们容易被信息教化。
困了,累了,喝红牛。(只是后来改了,“你的能量,超乎你的想象”很少人能记得住吧,就这样原来的广告语被东鹏特饮拿走了,“困了,累了,喝东鹏特饮”!名声大噪,瓜分上百亿的市场)
大宝,天天见!(1985年创造的广告语,至今广为流传,双手交叉点赞!)
(大宝广告)我的地盘,听我的。(2003年创造,完整的是“动感地带,我的地盘听我的”,但是一般人都不会念前半句)
喝前 摇一摇。(这一句不单只是广告语,事实上涵盖了很多功能,增强品牌识别、消除沉淀物误会、倡导新喝法,类似的还有小孩吃的奥利奥饼干——“泡一泡、添一添、扭一扭”)
好空调,格力造!(2010年创造出,完整版是“格力掌握核心技术,好空调格力造”,See?好文案是有策略的,策略基础就是“格力掌握核心技术”)
怕上火,喝加多宝!(加多宝赌对了好声音,然而打官司也让这口号传播的更广)
光看文字表面没意思,觉得都不如自己写的,但是要知道前期做了多少调研,综合发展一体大战略来提出的广告语,还得符合产品特性,这就不简单了。作为文案和初、中级文案,还是可以学习一下撰写的手法,如果能在网上找出相关过程学习,那就能学到更多了。
* 回归正题,歌词赏析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 柳笛声残,夕阳 山外山。
多数人会想起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简单字句营造出萧索的唯美气氛,柳笛声残更是让天地之间多了几分萧索。愁,像灰色干裂的绳索,绑住人的手脚与心脏。
“山外山”的用法,让人感觉好友的离开有无尽的山峦翻越,自然有无尽离愁。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 半零落;
一觚浊酒 尽余欢,今宵 别梦寒。
天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是许多知己、好友大多已不知去向,漂泊异地。天涯海角,说的也是时间和隔阂吧。
趁着手边还有一觚浊酒,把余欢洒尽,聊以此计,能够让我今夜梦中告别寒冷。说我没有朋友吗?酒也是朋友,可怜之处就在于,也只剩下酒了。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 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情千缕,酒一杯,声声离笛催。
问君此去 几时来,来时 莫徘徊。
我最喜欢的一句“来时莫徘徊”。问君此番离去又几时回来?来的时候,千万不要犹豫徘徊,一旦犹豫,可能就见不着了。这一点在城市生活的今天,依然有相当强烈的感觉。好多次和朋友相邀,在某处某地相见,兴致勃勃的当时,哪料几天的上班就萧索打散。
朋友啊,来时千万莫徘徊。来吧,来吧……
草碧色,水绿波,南浦伤如何。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情千缕,酒一杯,声声离笛催。
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南浦”,南边的水边。南朝江淹《别赋》里有“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一句,后常用称送别之地。
人们常说人生是“聚聚散散”,实际上却是“聚聚,散散散散散……”嗳,千股愁,面对酒一杯,这酒怎么会不难喝?这笛声,怎么听着也像是催着赶着我们别离。
关于这首歌词,找不到,也不想配图。配出来,就化解了脑中的模糊又极致美好的景象。
它在很多的场景当中,是有不同画面的。记得它的味道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