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论or目的论

作者: 小狮子Emily | 来源:发表于2020-07-08 08:28 被阅读0次

昨天开启了一本很烧脑的书《被讨厌的勇气》,收藏很久的书,终于翻开了。

心理学方面,大家可能对弗洛伊德,容格比较了解,其实还有一个人是和他们并列齐驱的,那就是阿德勒,也就是这本书的作者。

弗洛伊德他们的理念是,我们现在所有的一切都是由于过去形成的,是过去的曾经堆砌而成,这就是所谓的“原因论”。这个其实很好理解,这也就是所谓的原生家庭概念的引入,我们会收到家庭的影响,从而形成了现在的自己,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很难改变的,因为你没有办法回到过去,过去是不会再重演一遍,过去的已经发生,造成的影响也已经发生,所以会有原生家庭的重要性,因为会影响人的一生。其实这么看来,弗洛伊德说的没有错,这确实是事实,也被很多人所接受。

可是,阿德勒的理念是什么呢?阿德勒强调的是“目的论”,也就是你现在所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为了达成某一目的而作出的反应。这一部分真的是读了好多遍,才慢慢理解,才能今天不再翻阅而存留在自己的记忆当中。

阿德勒认为任何人都是可以改变的,我们之所以成为现在的自己,不是因为过去发生了什么,而是你所给过去发生的事情所赋予的意义。我们是有选择权的,现在的一切都是经过了我们自己的选择,掌控权在自己的手中。我换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不要给自己找人任何借口,都是自己的选择决定,怨不得别人。说是原生家庭会对孩子造成心理创伤,主要原因是在于原生家庭的事件被孩子赋予的意义,是对自己的伤害,因此,对成年后的孩子造成影响。

因为之前学过萨提亚,所以,现在理解起来相对容易一些,也可以理解他的理论,某种意义上讲,也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书中有这么个例子,一个人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用弗洛伊德的理论来讲,是因为受到伤害封闭自己不出门,那么用阿德勒的理论来讲,是因为他不出门可以达成某种目的,比如说父母的关心等。哪一种都能说的通。

所以,到底应该用“原因论”,还是“目的论”来解释所有的事情呢?我想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标准吧,哪一种都有他的角度,他的原因,都能说的通,所以,为什么要非黑即白呢,何不把两者综合起来看,他们之间或许可以相辅相成,就像修一条路,从南向北,从北向南,两边同时开工,是不是这条路完成的更快呢?

心理学,是一门哲学,也是一门指引不断自我认知的宝典,最终目的就是更加了解自己,知道自己产生情绪,作出决定的原因,至于用的什么方式,有那么重要吗?

相关文章

  • 24/365 目的论

    24/365#概念##目的论# 【见】 阿德勒哲学课 原因论:一切结果之前都先有原因 目的论:因为目的,所以制造原...

  • 关于《被讨厌的勇气》书籍笔记

    第一夜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原因论与目的论” 文中所讲述的“原因论”与“目的论”非常有意思,其间现学现...

  • 《被讨厌的勇气》线上读书会,第一天总结

    1.弗洛伊德的“原因论”和阿德勒的“目的论” ~~自己在平时的咨询中也会用到这两点,一般是“原因论”在前,“目的论...

  • 愤怒,都是捏造出来的

    今天继续围绕“目的论”和“原因论”这两个概念进行学习和思考,其实“原因论”和“目的论”是对任何事情的两种不同角度的...

  • 原因论or目的论

    昨天开启了一本很烧脑的书《被讨厌的勇气》,收藏很久的书,终于翻开了。 心理学方面,大家可能对弗洛伊德,容格比较了解...

  • 原因论&目的论

    当前困惑:工作特没劲儿,没有成就感、没价值、没意义。 原因是: 1.指标没办法很好的分解; 2.团队人员少,不集中...

  • 08-01 心理学重要模型

    心理学流派~ 精神分析学派的一个观点原因论 原因论和目的论: 目的论:每一个人现在的很多问题之所以会发生,其实是因...

  • 人际关系里的斗争

    73/365《被讨厌的勇气》 人际关系中的“权力斗争”与复仇 生活中有许多原因论的信徒 还有目的论信徒 目的论只是...

  • 能能读书《被讨厌的勇气》

    《被讨厌的勇气》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其中有几个关键点, 第1个关键观点是目的论,与弗洛伊德的原因论相比,目的论是强...

  • 你为什么没法改变?——《被讨厌的勇气》第一章

    在第一夜,青年与哲人进行了一些概念的明确。哲人首先提出了“原因论”与“目的论”,并指出阿德勒所提倡的是“目的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原因论or目的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wcqc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