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会活到100岁吗?假如你活到100岁,你会如何规划人生?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退休年龄推迟,二胎政策放开,白骨精们为什么不愿结婚?这些问题引发我们的思考,不得不承认,人们的寿命长了。
如何面对百岁人生?这个问题已不算唐突了。我理解,无论我们能否活到100岁,50岁之后的人生一觉是可以规划的,50岁之后,我们在做什么?我们想做什么?我们能做什么?这才是思考的重点。
也许有人说,我还在工作,没想过退休后的生活,也有的人说,给孩子带娃,还有的人说,要去旅行......
面对智能时代的来临,我每年都有新的想法,但离不开一个字“变”,就是改变。从当下开始,已经做好规划了。练字、画画、弹琴、美食,从三年前就开始了长期规划中的第一步,或许会有一家自己的书吧,简餐,咖啡,茶,成为60岁的主流,当然还有我的文章。
未听书前,我是这样想的。听了《百岁人生》后呢?更坚定了自己的目标。

本书的两位作者Andrew Scott 和 Lynda Gratton 都是伦敦商学院的经济学教授。
作者观点:
1、作者认为人类的寿命正在飞速递增,每个人都有可能活到一百岁,或者至少将近一百岁,我们这辈子将会迎来一个非常漫长的人生。
2、传统的三段式人生必将消亡,多段式人生即将登场,我们要充分做好思想准备,调整心态,适应更多选择和更多流动性的人生节奏。
3、自我更新和善于接受新事物在未来将是每个人的首要生存技能,一切固步自封、害怕改变或者不愿意终身学习的人将被时代抛弃。
4、人工智能将会取代大量的人类劳动者,会导致很多产业的消亡,并且会扩大城市和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因此在选择职业时一定要充分考虑未来的发展趋势。
5、在未来跨年龄的交往会越来越多,我们应该要具备必要的沟通能力,学会跟不同年龄的人打交道、交朋友。
6、在多段式人生里选择虽然越来越多,但做选择的成本也会越来越高,因此人们反而会活得更认真,做决定的时候越来越慎重小心。
最欣赏作者的“活到老学到老”的观点,向年轻人学习,不以老卖老,不以经验论道,80,90,00,都是我们学习的对象,跟上这个时代,先从听懂他们的语言开始,进而达到交流。
在快节奏的时代,快慢结合,掌控好度才是关键,给自己的生命留出空白,超前做好后半生的规划更重要。
愿我们都能享有有质量的百岁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