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语文组一位老师要参加协作区讲课比赛,这可把她累坏了。
从上周开始,她就处于高度焦虑状态。上周五开始进入备课,磨课状态。周五上午讲了一节,课堂时间严重有问题。
下午第二节,我去听她讲课,她换了一个班级再讲,发现她的思路还是比较乱。于是,听课后跟她交流,更改设计。
周六周日两天,几乎一天二十四小时坐在电脑前,思路时常受阻,茫然无措。我时不时通过微信跟她交流,她说:乱完了,不知道咋整了。
我明白她的焦虑,我也不止一次有过这样的感觉。
另外,现在仅仅是设计,还没有到课堂上,学生会怎样回应,也还是未知数。
是呀,有生课堂,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想法,课堂随时出现变故,考验老师的随机应变能力。孔老师上了三次,三个班级的学生反应均不一样,随时考验老师如何去引导点拨。
她这次要上的课文是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猫》,反复思量,反复修改调整之后,设计了课文的三个主要环节:
一、默读课文,谈小猫;
默读课文,勾画重要语句,以第一人称分别讲述三只小猫的故事。
二、跳读课文,话难过;
三次养猫,“我”的情感是怎样的?
三、研读课文,析主题
作者写这篇文章,仅仅是为了给读者讲述三只小猫的故事吗?他想表达什么呢?
结合背景资料,感悟主题。得到什么启发?
四、拓展延伸
联系生活,分享这方面的经历。
明天,就要上战场了,我作为评委也要陪同前往。预祝我的同事旗开得胜,马到成功,不负这么久的煎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