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则是大学教授。
他是个好爸爸,顾家,厌恶应酬,滴酒不沾。
他才华横溢,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学生时是体育全能,探戈高手。
他饱读诗书,季羡林赞他可胜任北大的研究生导师,钱钟书则和他是忘年交。
他说,他只是一名戏子。
冯小刚却说他是一名清高的只愿意在戏里低头的演员。
他就是陈道明,一位身上带着浓厚知识分子气息的实力演技派大陆男演员。
演员分为两种,一种,全部的生活都暴露在镁光灯下,高调,善于制造话题,大肆的和话题人物恋爱,一举一动都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另一种,外形,演技俱佳,将自己融入角色,与角色做朋友,小新闻与之总是绝缘,关于他们,能够聊上几句的除了艺术,电影,表演,热情,再无其他。
陈道明就是这样一位演员,获奖无数,粉丝无数,作品影响深远,我想将其称之为表演艺术家亦毫不为过。
陈道明:一位身上带着浓厚知识分子气息的演技派男演员有人说陈道明是戏霸,经常在片场耍大腕,与其说戏霸,不如说这就是一种态度。
在《归来》电影上映前,作为主演的陈道明还没有看过完整版。
不看成片,是在意对自己的表演有不满意,或影片呈现和自己心里的标准不一致,看了反而对导演造成不便,从24年前的《围城》到今天的《归来》,均是如此。
要求采访者看了片子再问,还是在意,在意自己的认真被敷衍的提问损伤了。
只有一次,10年前电视剧《中国式离婚》剪辑完后,导演沈严坚持让陈道明看看样片。
“结果他看了三集就提出了很多意见,最后在他的建议下删去了一集,导演再也不敢让他看片了。”
演员也可以有知识分子的风骨
一次某个发布会上,59岁的陈道明一身仔细的休闲打扮,黑色短款软皮夹克配修身浅蓝色牛仔裤,茶色的中框眼镜挡住了相互投来的目光。
漂亮的主持人满脸堆笑问他一个“常规”问题,“和如此优秀的对手(巩俐)飙戏,有没有觉得特别过瘾?”陈道明却反问她:“什么是飙戏?”。
“‘飙’是指竞争吧?有‘飙车’没听过‘飙戏’,是比谁演得好吗?我们没有‘飙戏’,就是合作。你要是问俩人合作得默契不默契?我们觉得很默契。”
现场有上百家媒体,记者们闭着眼又问他一个无感问题,“你和巩俐合作、和张艺谋合作的感受如何?”。
他烦了,再次反问:“你这么有文化的人怎么会问这么蠢的问题?”
这些或别人在心里偷偷说的话,他却不顾情面当众指出,他的直率,甚至带些刻薄的傲气,让很多记者害怕向他提问。
他依然不会为“顾全大局”,去迎合一种虚伪的和气。
在陈道明现在看来,日后自己人生的一系列变化,更多是命运使然,不是自己或谁主动为之的结果。
陈道明扮演的东方朔16岁时,为了躲避上山下乡,陈道明进了天津人艺当学员。
1978年,他23岁时为了已经就读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的女友杜宪,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进修。
1983年他出演电视剧《末代皇帝》,开始为人所知。
这只是他参演的第三部影视作品,那个末代的年轻溥仪,他琢磨了4年。
陈道明扮演的溥仪陈道明在节目中透露,“我跑了7年龙套,但毫无怨言,对于这个行业戾气,我从没有过。”
虽然低调,但有时他也会毫不客气的批评某些演员,某吸毒明星被抓,哭诉自己压力大只能靠毒品减压。
陈道明怒了,“就你有压力?有老百姓大吗?”
“演员,比普通老百姓挣得多、社会关注度高,要非说有压力,也是在名利场想出名、想风光的压力。用压力解释吸毒,纯属借口。”
网友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表达的那个意思,全让明叔说出来了!!
也曾迷茫,并不完美
几年前,陈道明在接受采访时曾说,他已经感到自己有点黔驴技穷。
但事到如今,他还在坚持,问他为什么,他说:“我知道我在表演上有很多‘死穴’,但是我也在努力改变这种状态。过去的观念是这个演员演得像不像,现在是他演得好看不好看。”
“我们从艺者要永远记住,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首先要有基本教养:包括家庭教养和社会教养。简单讲,在家尊老爱幼,在外遵守社会秩序。”
陈道明说,“吸毒,就是没教养。”
据合作导演称,陈道明在片场从不坐凳子,说只要坐下演戏的感觉就消失了。
他也曾骂哭过演员江一燕,教育过佟大为,可他说他只给看得上的演员挑刺,圈内口碑非常好,是“德高望重的老师”。
只在戏里低头
我们喜欢陈道明的表演,于是乎,倾向把他当成完美男人的标杆。
但陈道明确实只喝过一次酒,而且是为了自己喜欢的角色喝酒。
1994年,冯小刚为电视剧《一地鸡毛》选角,这部改编自刘震云同名小说的作品,说的是曾经心高气傲的主人公小林,如何从刚到机关时的执拗,到慢慢被日复一日的琐碎磨平,最终适应了,然后游刃有余了。最后他还在这种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找到了乐趣,应付自如。
开始时,冯小刚担心,他认识的执拗的陈道明能演好在平淡中逐渐失去棱角的市井小人物吗?
“他低得了头吗?别拍出来像皇上微服私访”。
陈道明看出了这个怀疑,一天晚上,他约导演去家里聊聊。
桌上一瓶二锅头,没有菜,而陈道明从不喝酒的原因之一,或许是反感喝醉了互相称兄道弟的情景,因为那时的他坚持认为自己不需要朋友。
“就照你说的办。”
一瓶二锅头、一个角色、一部剧本,两个人,聊到天亮。
这也是冯小刚唯一一次见到陈道明喝酒。
《一地鸡毛》拍摄中,冯小刚看到陈道明的确完全变成了另一个人。甚至在镜头外也是殷勤、周到、善解人意,任何事都有商有量,“完全找不到陈道明的影子了,就是一个活托的小职员。”
可戏一拍完,吃散伙饭当天,连过渡都没有,“唰地”他就离开了小林,那种不阴不阳的表情又回到了他的脸上。
“我喜欢这个人物,一切不在话下。这次我听你的,你对小林这个人物有什么要求?”他主动表明。
他着急的是人性的堕落
陈道明至今保持深居简出的生活,他不参加应酬,不问时事。
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陈道明以一种固执的缓慢,生活在自己的步调里。
近四五年,在不多的接受采访的时候,陈道明已不局限指正身边所见的不满,他开始公开批评国内品质低劣的影视剧作品,包括圈内急功近利的风气。
“这些剧能面世,是导演脑子完全进水了。”
他更不理解的是,那些烂剧的故事本身就是假的,演员还要在那里装模作样、声泪俱下地演,越认真演却越加重了这种假。
他开始在一些采访中表达自己的态度。
“难道所有存在价值的最高标准就是钱,那社会的德行到哪里去了?…这个问题可能不是我该问的了。我着急的就是人性、价值观的堕落。在某些地方,我们是在退步。”
陈道明扮演的方鸿渐儒雅的人也会有脾气
一向给人沉静、儒雅印象的陈道明在北京卫视《传承者》节目现场,也曾颇为严厉地教育几位年轻人:“你们好大的胆子啊!”
这是2015年12月27日的《传承者》节目,这一期,几十个来自山西稷山的农村孩子表演了一出高台花鼓,满堂喝彩。
按照节目流程,表演结束后,几位青年评论员率先点评。
先是位年轻的妹子出来说话。
一上来就很直接地说:传统文化节目形式没有变化,没有创新。
一个油头小哥接话,上来就很霸气:孩子们可能凭借表演走上很大的舞台,但这技能能当饭吃吗?
接着,第三位青年团成员说:人这么多,都找不到焦点,不知道该看谁。
他想看到的是“一个个人英雄”,认为这非常有助于推广传统文化。
接着一位长发青年团成员反驳他,他认为艺术有两套标准,一套是精英的,一套是群众的,不能用前者的标准要求后者。
潜台词好像是,技术难度上本来就有差别,不能一概而论。听起来有点道理?
这时,一位戴着眼镜、有点“专业人士”架势的青年评论员不服了,一上来就火气不小:
群像艺术也要有领舞!要看到每个人不一样的形象!
听到“小我大我”,眼镜哥更激动了,直接吼起来:“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事干得太多了这几千年!小我都没了!”
几位青年评论家咄咄逼人,此时,台上的演员和带队老师明显忍着泪水。
看到青年团的年轻人这么盛气凌人,陈道明讲了自己的看法。
先是就技术论技术。
陈道明说:“这个群体性节目就是群体性的,它需要整齐划一的,有些节目就是需要这样的。仪仗队,你体现个性行么?总体的要求它是整齐划一的,难点也在整齐划一。它的难点也在整齐划一上,这么多人,让他做成一个制式的动作,是很难的。”
所以,不只个人表演有难度,集体性节目也讲难度,讲技术。
陈道明批评青年评议员陈道明说起曾经看过的天津歌舞团的鼓表演,一条很长的绳子,绳头栓着坠儿,从很远的距离击打鼓面,难度极高。
鼓文化的表现形式丰富,而青年团成员因为没看过,就认为鼓文化技术简单,比不上一些以个人表演为主的艺术形式,陈老师不同意。
这个节目获得了陈道明、王纪言几位评委的认可。
王纪言在选择“高台花鼓”的时候说:“我选择你,我是选择中国的鼓,它是中国农民发明的、承载的、传承的。
它代表了中国农民的淳朴、敦厚和乐观。所以你们来了,让我们看见了农民的气息,看见了中国农民的风流和三晋的风流。”
从这就可看出,陈道明老师,胸中藏有丰富的知识,高深的文化素养,而身上则具有真正的大师情怀!
陈道明扮演的康熙帝不少年轻人浮躁,自我,用华丽辞藻,犀利观点来修饰自己,显得个性张扬,看不惯一切。
而总有人默默沉淀,慢慢积累,一定时间后,原先犀利的早没了锋芒,忍受着精英到平庸的反差。
而沉淀的却积攒了一生的阅历和情怀,身处平凡世界,心随悲喜人间,于是有了感动,有了震撼,有了艺术,有了人生。
陈道明的美女老婆——杜宪
25岁以下的人不知道她,25岁以上的人惦记着她,这就是杜宪。
杜宪说,她的脾气好,忘性大,总是想不起前一天晚上陈道明是怎么气她的。
“陈道明不怕你成为女强人吗?”看到杜宪的成功,人们经常会有疑问。
“他不要我做主妇,让我干事业。”
陈道明和杜宪杜宪和陈道明结婚18年,杜宪说:“他是急脾气,可是谁让他遇上我了。我的脾气好,忘性大,第二天早晨,我总想不起来昨天晚上他是怎么气我的。有时候,我也想,以后一定当天晚上就把他最气人的语言都记下来,省得忘了,然后,再恣意给他有力的还击。可是后来一想,大家都活得不容易,干什么跟他过不去呀。”
“外界传言我与陈道明好像离婚了?甚至好几次了?”杜宪说,“当初听到这种传言时,还想查查。
后来我就开玩笑,说谣言大概是陈道明自己造出来的。大家这么想,可能是因为我久不在媒体露面,他又比较长时间的不接受采访造成的。”
陈道明比杜宪小一点儿,杜宪笑着说:“那时候没看出他有特别的才华,只是觉得挺文气的。那时候,年轻人见面可不能显得没文化,我们见面就谈什么名著。后来,我还去剧场看他们的演出,直到谢幕也没看到,原来他是B角,那天没上场。”
杜宪和陈道明谈恋爱的时候,吵架吵得特别厉害,甚至好几次都说要分手了,把送给对方的东西都收了回来,彼此还祝福了一番,但是由于缘分,他们两个还是成了夫妻。
“恋爱的时候把架都吵完了,现在彼此像朋友一样不吵架了,我总觉得我和陈道明还是挺有缘分的。”
也许是陈道明把方鸿渐演得入木三分,很多人认为生活中他们很相似。
“他的性格不是方鸿渐的那种,并且还差得挺远。”对陈道明最了解的杜宪说。
“和他们演戏的这些人生活在一起挺有意思的,他们会把角色里的东西带到生活中来。比如,演完了方鸿渐这个小人物,回家后他脾气就会缓和一些;要是演完皇上之类的,回家后就总拿着劲。”
“我们家的孩子可没有公主的感觉,就像个野孩子,挺贪玩,这也是决定把她送到英国的原因之一。有的孩子就坐得住,我们家这个不行,得整天追在后面,家长跟她一块累。”
说这话的时候,杜宪和每个母亲一样,眼睛里闪烁着令人动容的光芒。
媒体及合作者对其评价
陈道明是一个既传统又保守的演员,无论从人品还是艺德上来看陈道明都是非常的优秀。
人们很少在各种综艺节目中见到陈道明,他总是很低调,不喜欢“显摆”,更是不大和圈里的人来往,并不是他孤傲不群,而却是他的一种平和自然的生活方式,他很爱自己的家庭,深爱自己的妻子和女儿,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才始终坚持着这种清微淡远的生活习惯,为了避免拘俗守常,他除了读他喜欢的一些书刊外,他从不看电视。
陈道明扮演的八贤王陈道明待人接物总是诚恳坦率,只要和他打过交道就知道,他从不虚张声势疾言厉色,也不自以为是,他的心灵宁静和宽容,在他那里几乎找不到无法调和的纷争,他就是这样一位心地善良的仁者,仁者爱人,你从他的脸上看到的几乎总是诚恳的笑意,他与朋友说话时的语调平静而舒缓,眼睛热情地看着对方,带给人一种特别亲切的感受。(文艺评论家殷谦评)
作者按:说出你的感受,留下你的评论,支持就点个赞吧,喜欢就点关注吧,更多精彩文章,将会陆续呈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