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18534/d8e2df4298c85a96.jpg)
不知何时,知识付费成了风口,恨不得楼下煎饼摊的老板都能开几趟课《小学文化如何做到月入两万》、《21 天带你养成早起习惯》、《餐饮大亨教你如何边吃边学四川话》。对了,他可能还有个公众号叫:好好摊煎饼。
1
要说知识付费,其实它一直都在,以前我们听到更多的是另一个叫法「交学费」。上学要交费、课后班要交费、去图书馆借本书还有借阅费。知识付费本就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只是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和教育水平提升所带来的认知升级,衍生出了更多样化的知识传递形式。
我算是国内做 Podcast (播客),最早的那几波人,那时还没有喜马拉雅,所有的节目都只在 iTunes 上发布。那时,做播客纯粹是一种爱好,没有任何收入,有时厂家不时赞助一些产品,已经很高兴了。
当知识付费的概念被提出来后,各播客平台的知识付费节目越来越多,为什么会这样?初衷不同。以前做播客是为了爱好,如今是为了收钱,当然还有一小部分是真正的知识分享者。几种初衷不同的人,同时在知识付费的浪潮中野蛮生长,这时更多的风险却留给了消费者。
![](https://img.haomeiwen.com/i218534/d986e70b532007c9.jpg)
2
有些人喜欢买书,但真正看完的没有几本;有些人喜欢报线上课程,可听过一次也就没有后续了;有些人喜欢看专栏,可看过后依然没有改变生活。大部分知识付费者买的不是知识,而是缓解学习焦虑的安定剂。
付费到底是为了获取知识,还是只为了那些充满套路的标题?不是参加了《小学文化如何做到月入两万》后,你也能月入五位数。不是转发了一篇《月入 3000 如何在北京买房》,你就能在北京买房。知识付费的年代,买的是知识,而不是结果。我想这就是为什么你知道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懂得为知识付费,是一件好事。相比少数的知识付费者,还有很大一批「知识无用论者」。最近总能看到一个词,阶级固化。但从字面理解,我觉得在认知层面,阶级确实在不断固化。「知识付费者」与「知识无用论者」在认知层面已完全处于两个阶级,当然阶级直接还会有更细致的分级。
![](https://img.haomeiwen.com/i218534/6130ed960305228c.jpg)
3
知识付费成为风口,是这个时代对人们的一种恩赐。李笑来老师曾写到,成长的最好方式就是与那些牛人共同成长(大意)。在知识付费的时代,产生了多样的知识分享方式,为与牛人共同成长增加了更多的可能性。
知识分享者,若希望在知识付费的年代通过贩卖知识来为自己获取收益的话,在提供更多真正对用户有价值是产品的同时,需要顺应时代潮流,找到最适合知识传播的途径,并且不断地升级这套系统。知识分享,反向也会提升知识分享者,做好的输入方式就是输出。
知识购买者,若只是为了缓解知识焦虑症,长期地无效学习只会让你变的更加焦虑。学会如何有效地学习才是解决知识焦虑的最好方式。
学习学习再学习。
![](https://img.haomeiwen.com/i218534/665bb01167307ffd.jpg)
4
人工智能的崛起,影响着各行各业,也许未来也会涉及知识消费领域。当人类的大部分存储工作交由人工智能(目前人类已将部分记忆交给计算机)完成时,也许很多传统教育课程都将被取消。更值得担忧的是,大部分人的工作将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你今天所拥有的技能,可能未来并不能给你带来财富。
当人工智能时代到来前,如何正确地分享未来真正有用的知识,也许是更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地话题。
![](https://img.haomeiwen.com/i218534/1d218cab58d238d9.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