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购物
远途旅行的准备工作总是很早就开始进行。记得当年去甘肃,也是很早就开始各种购物准备。防晒霜、防晒服、帽子、围巾……所有跟防晒扯得上关系的东西,都被我好好的研究了一番。结果我们去的时候恰逢敦煌阴天下雨,一干装备都毫无用武之地,甚至连防晒服都被穿成了防寒服……这次的准备,更加细致,时间自然也大大提前。同样也是跟防晒有关,脸上抹的,身上涂的,连晒后修复都买了一大瓶。还有衣服和各色鞋子,需得穿着好看,而且不能太累。想当初在甘肃,一双新买的凉鞋生生被沙子刮到报废。这次去希腊,我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穿着一双坏掉的鞋子到处走的。
旅行准备阶段的购物,涉及到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你对这个地方的印象为何。在今天的传媒体系的控制下,已经很难找到一个完全没有经过浸染的地方。就是偏远艰苦如乌孙古道,其壮美的图像也早已被贴在网上。这就意味着,你的准备,其实和前人的经验有很大的关系,前人穿了什么、吃了什么、提到了这个地方的什么特点,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成为影响你选择的因素。在这一点上,人的意识其实充满了无奈,我们一方面高呼意识的独立和私密,但是另一方面却无可能保留意识的上述这两个性质。不过任何一个人,在意识塑造方面都不是全然的受害人,因为旅行的购物准备,实际上还牵涉到你想给别人留下什么样的影响。坚强的,可以选择户外装备;小清新的,则必在拍照时把硕大的行李箱隐藏在照片边缘之外,手上只留一个放手机都勉强的小包;文艺的,宽边大草帽是必备。还有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拍照所必不可少的墨镜。这样,旅行及摄影就成为了一个大家都参与在内的阴谋,只不过对阴谋的本质,我们都避而不谈。意识于是成为一团杂乱无章的毛线,谁也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就会彼此产生深深的羁绊。这样一种复杂的准备,在短途旅行中并不具备,网上流行的“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似乎也只存在于离家不太远的地方。这可能和人的自信心有关系,离家不远处,毕竟某种程度上还算作“自己的地盘”,反而能够随意。离家越远,则越觉得安全感的缺乏,所以必定想方设法地做好充足的准备,以应对各类情况,当然,还有一个最低标准——不出丑。不过近几年上述现象有所改变,我有见过不止一个云南人大费周章跑到丽江,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只为一场艳遇,似乎这就是唯一应该在丽江做的事情似的。
旅游前的购物所带来的最大问题,是那个庞大无比的行李箱。进入异文化地区,似乎我们首先考虑的就是如何坚定地保留住自己根深蒂固的生活习惯。就像我和H讨论的要带一个烧水壶,因为听说欧洲人喝茶的不多,酒店多不提供热水,为了迁就自己每天必须喝茶的习惯,一个圆滚滚的水壶就这样被塞进了行李箱。尽管古今中外有一大堆文章都在赞扬旅行的妙处——毛姆笔下郁郁葱葱的密林、福楼拜那个朦胧而艳丽的埃及,甚至连三毛的撒哈拉都具有某种迷惑人心的力量——但是却从没有一部涉及到出行前的准备。我们不知道的,是毛姆和福楼拜离开欧陆时到底携带了多少行李以及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而收拾的物品。文学似乎只是向我们保证远方风景的魅力,却从不关心大汗淋漓的搬运过程。当然,也许就像外婆说的:陶渊明之所以可以隐居,是因为他带着自己的家仆。小时候的我听到这句话简直不明所以,如今细细想来,真不是一般的有道理。就连华兹华斯,他基本上可以算作是定居在风景里了,可是在湖边,毕竟不如城市。但是华兹华斯却始终赞扬自然的优美,或许那些吃什么穿什么的世俗问题,都已经被他的妹妹不留痕迹地解决了。于是,旅行和自然就只剩下悠闲的享受,路途的颠簸、行李的沉重、甚至当地人的不友好,都纷纷消失不见。
但是我们毕竟没有挑夫,而且我也不打算把旅行的过程粉饰到完美,因此我们要周全地思考和整理必备物品的清单,然后按着清单一项项去认真的准备。在这一点上,我们是矛盾的,并且跟大多数人一样,我们既希望全然地投入陌生的风景,又害怕在瑰丽的风景中失去自我,于是我们很可能一只手端着希腊的葡萄酒,另一只手则紧紧拽着一包茶叶——黄山松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