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英语达人散文想法
打不破的玻璃天花板——英国的精英主义

打不破的玻璃天花板——英国的精英主义

作者: 花华畫 | 来源:发表于2019-08-16 17:15 被阅读68次

    文 | 畵姐  首发于:中英文摘阅读 (转载需经作者同意)

                    ≡壹≡

    最近,英国前首相特蕾莎·梅宣布辞职,因为倡导“脱欧”而闹得轰轰烈烈,最后还是成也“脱欧”,败也“脱欧”,梅姨终究成了前首相。不过,梅姨的这一出又给我们增添了个新词汇——brexit,是由「Britain」和「exit」构成,像这样的合成词通常被称为“混成词”。

    像我们熟知的,汽车旅馆motel、网民netizen、亦敌亦友frenemy、兄弟情谊bromance、早午餐brunch,混成词的另一个例子是“牛剑”。这个包罗广泛的名词与英国两所最受人尊敬的大学--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有关。

    但是,今天我们对混成词的概念只是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后面所要介绍的是由这两所大学所折射出来的英国的教育体系,到它们所展示出来的某种社会现象。

    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我们对这两所世界知名大学的千年历史,以及它们对社会所产生的文化影响和学术影响都略有耳闻。但它们的一个方面鲜少被人们提及,尤其是外国学生和从国外视角观察英国的人,那就是它们奉行的精英主义。

    世界上的精英会通过家庭关系和政治联系加入不同的秘密团体,这算不上是个秘密。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各种秘密团体。在这些团体中,富人和有权势的人聚集在一起,建立他们的社交网络。它们是“关系”的终极温床。在那里,他们达成交易,可以掌控权利的工作和职位在富人手中流转。

    像在中国,最熟悉不过的就是,“人情社会”。说来也怪,好像我们都熟悉它的存在,也痛恨它的存在造成一些不公平现象,最常见的不过是“走后门”等事件。牛剑的唯一不同在于它是精英们“公开的俱乐部”,容易看见,但难于进入。

    诗人、科学家、作家和历史学家,比如约翰·罗纳德·瑞尔·托尔金、奥斯卡·王尔德、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和斯蒂芬·霍金都可以算作牛剑的著名校友。再举几个更恰当的例子,几个英国前首相都是牛剑的著名校友,如戴维·卡梅伦和玛格丽特.撒切尔。

    一个突出的关联是:这些名人校友中的大多数,尤其是政治领袖,都有非常富裕的家庭背景。如今也是这样;大多数学生都来自富裕的家庭,甚至奖学金通常都颁给了百万富翁的子女。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却又能在牛剑上学的人少之又少,无论他们是不是学霸。

    (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

                      ≡ 贰≡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还要追溯到英国的整个社会系统。

    精英主义几乎被编织进了英国的国家结构里,虽然人们知道它的存在,但又几乎触摸不到。

    实际上,这群享受特殊待遇的人只代表了十分有限的一群人。这种弱势群体代表性的匿乏在现代社会是不应该发生的。

    由于大多数的英国政治家和商界领袖都是从牛剑毕业的,这种精英主义的循环会一直持续下去。因为这样,真正的社会代表无法渗入政府,也无法融入作出重大国家决策的人之中。

    在英国和全世界,人们对牛剑的着迷,跟有些人对皇室的奇怪痴迷很像。就像人们所言,牛剑的生活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是“另一个世界”。五分之四的牛剑学生的家长位居高级管理层。而且这些学生大多数来自伦敦,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富人区。来自英国北部、爱尔兰、威尔士以及北爱尔兰的学生则少之又少。

    因此,更多的金钱和职位涌进伦敦,这个循环不断的持续下去。那是大学本有责任打破这个循环,给那些社会地位不高的人们一个机会。但这个循环背后更大的问题是,它早在大学开始之前就存在了。

    英国有大量的私立初高中学校,多数昂贵的私立学校也聚集在伦敦地区,同样存在跟大学一样“平等的入学”的问题。那些社会地位高,有权有势的家长,有大把大把的钱把他们的孩子送入私立学校。这些资源丰富的私立学校的教育条件是公立学校无法相比的,因此,教育水平也要高于公立学校。

    这个循环比高等教育学府的更大,它关系着整个教育体系,并受到高度集权国家施加的政治经济影响。若想消除这种不平等,也许只能寄希望于身居要职的牛剑校友应该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而不只是精英阶层。


    文 | 畵姐  首发于:中英文摘阅读 (转载需经作者同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打不破的玻璃天花板——英国的精英主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xmq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