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岚源
![](https://img.haomeiwen.com/i25514418/0f0406dace3acb7c.jpg)
今日是秋季第二个节气“处暑”。每年8月22日、23日或24日,太阳到达黄经150°时为处暑,此时斗指戊(西南方)。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即“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此时酷热难熬的天气已经到了尾声,但也可能出现短期回热天气,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秋老虎”,还需防范秋燥。
古人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意思是说,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之意,如“五谷丰登”。处暑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林果和农作物陆续进入成熟期,农民加紧采收,并抢抓农时,进行水稻施肥、除草等田间管理。此时昼夜温差增大,夜寒昼暖,农作物白天吸收的养分到晚上会储存下来,因而庄稼成熟很快。可以说,处暑正在为秋收做着铺垫和准备,是这个孕育着成熟的季节的一个信号节点。
![](https://img.haomeiwen.com/i25514418/6e15bcb7fe606aca.jpeg)
处暑也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在此时节,虽然白天气温仍然较高,但早晚温度略低,温差较大,要预防感冒、避免着凉。
相较于“上蒸下煮”的“小暑”和“大暑”,人们稍一活动就会大汗淋漓,处暑之后,人体出汗明显减少,水盐代谢功能也逐渐恢复平衡,进入生理休整阶段,机体会出现疲惫感,这样就会产生人们常说的“秋乏”。要化解“秋乏”,须保证充足的睡眠,宜早睡早起,避免熬夜;饮食也要清淡一些,宜多吃西红柿、茄子、土豆、葡萄和梨等蔬果。
![](https://img.haomeiwen.com/i25514418/822e7060413cef0e.jpg)
处暑之后,秋意渐浓,会出现“秋高气爽”的好天气,正是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登高望远的大好时节,在这个“暑气消、秋意浓”的处暑时节,喜欢旅游、健身和户外运动的人可不要错过时机哟。
虽然说,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人们常常会忽略节气的交节更替,但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在几千年前就通过长期观察总结从而创制的一套“天地人合一”的规律性的系统,蕴含着农事活动和生活起居的生存智慧与丰富内涵,所以应时而动、顺时生活还是很有必要也大有裨益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25514418/a24d98ff7b7448ae.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