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九瓣 365日写作计划第15天的写作内容。
我们想要好好生活,好好去爱。
《岛上书店》。我要译的一本新书。译这本书,满足了我好几个心愿:译一本关于书的书,译一本类似梅芙•宾奇作品的书,译一本‘小鸡文学’。讲的是围绕着一间书店的几个人的故事,讲得很不错,我被感动了,另外感觉这本书有可能被改编成一部文艺片。译这本书时,我才想起我已经有三年多没有译过轻松的书了,我会珍惜这个机会。
谈及《岛上书店》,不得不在此缅怀着这本小说的译者孙仲旭,除了《岛上书店》,有幸读过他翻译的《一九八四》和《麦田里的守望者》。
《岛上书店》是译者孙仲旭翻译的最后一本书。无疑孙仲旭被这本阳光治愈小说所治愈。孙仲旭在翻译这本书时已经患有比较严重的抑郁症,未来得及翻译完这部令他轻松的小说就遗憾逝世。相信《岛上书店》曾在他的灵魂上洒下一片阳光。
A.J.F在艾丽丝岛上是孤独的,心爱的妻子出车祸身亡,为此他浑浑噩噩,独来独往,尽管书店门口挂着的招牌上写着“无人为孤岛,一书一世界”。直到玛雅的出现——一个被遗弃在小岛书店的婴儿,以及同阿米莉亚产生的爱情,使他心中的荒岛重新生机盎然。
我们为这个故事感动,仿佛我们自己被治愈了(实际上是的,这些文字治愈了你)。我们现在很悲伤吗,很痛苦,像A.J.F一样需要被救赎吗?不,大部分人并不是如此。除开同《岛上书店》里的人物,文字产生的共鸣外,我们为什么也有被治愈的感觉?
或者,为什么我们需要被治愈?
我们无法否认,人活于世,大部分都是趋利的。追求更美好的事物,创造更满意的生活,丰富自己的内心,赚更多的钱给自己给爸妈,为人生争取更多的意义。
因为这种趋利性,我们不断去获取知识,get技能,参加培训,卖力工作,读各种各样知识体系,学习管理的书等等等等......
我们过着无比充实的生活,充实到有时候我们会忘记停下来,充实到我们不会发现自己受了伤。
你会讶然你给这片田地施了很多肥,作物在成长,但有点焉焉然。你也如此,充实但偶尔会有说不上来的厚重的疲惫感。为什么呢?没有阳光啊。
我们需要离开这里几个小时。让灵魂休息下,让自己在另一个世界感受生活。然后毫发无损地回来。
《岛上书店》这种治愈性小说不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吗?
生活太多弊端了,我们无法避开。我们有时会被生活伤害,会为自己的“趋利性”感到痛苦,我们寻求治愈,我们需要被治愈。
我们在埋头苦干,行走在各种场合时,感觉到力不从心,心烦意乱时,不妨停下来,先干了这碗鸡汤。
人生总需要点不一样的阳光来填补黑暗的缝隙,对,我们需要点不一样的。
我们需要点改变,不再满足现状,并且持续这种现状会让人无法忍受。
干点轻松的事情,我只在舒适区待一小会儿。
厌倦了现下每天三点一线的生活,每天枯燥乏味重复的生活,像A.J.F受够了妮可死后的独自生活。
独自生活的难处,在于不管弄出什么样的烂摊子,都不得不自己清理。不,独自生活的真正难处在于没人在乎你是否心烦意乱。
你需要被治愈。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看点治愈系小说,心灵鸡汤类的书。
生活总有不尽人意的时候。
生活中每一桩糟糕事,几乎都是时机不当的结果,每件好事,都是时机恰到好处的结果。
及:《岛上书店》以书中又是关于书的故事吸引了读者的眼球,很大程度上满足我们的猎奇心理。如果你对这本小说里面的书有些了解的话,读起来对某些话某些句子会更有感悟。豆瓣上有人把《岛上书店》里面的小说以及都列出来了,不过大部分都是短篇小说。
又及:这本小说看了快一个礼拜了才写感悟,当时只是匆匆整理了读书笔记。现在来写有点找不对感觉。果然要趁热打铁。看了一本书后要及时地输出,看完一本书对其的感觉不会维持太久,会变淡,让你有时抓不住你当时确切的感觉。
再及:很喜欢的句子还是要拿出来晒晒。
书店里吸引该来的人来。我喜欢跟喜欢讨论书的人讨论书,我喜欢纸,我喜欢纸的手感,我喜欢书插在裤子后兜里的感觉,我还喜欢新书的味道。
我不相信有上帝,我没有宗教信仰,但这家书店对我来说,是最接近我这辈子所知道的教堂的地方
我们时常接受失望,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地重整旗鼓。
没有人会漫无目的地旅行,那些迷路者是希望迷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