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德国19世纪唯心主义哲学、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精神现象学》是其创作的第一部哲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807年,主要叙述了人类精神从最基础的感知到自觉的演化过程,他将这一发展阶段称为人类意识在历史中所经历的发展阶段的缩影。

该书思想包括了心理学、道德、宗教历史在人的精神中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并初步建立起黑格尔体系的基本轮廓和基本概念,故在阅读理解上尤为晦涩难懂。
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大学问推出,谢菲尔德大学哲学教授罗伯特•斯特恩编撰的这部《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将逐章节解读黑格尔的原著作品,全面梳理黑格尔思想,助你轻松阅读黑格尔的经典著作《精神现象学》,让晦涩难懂的哲学思想经由作者的权威导读以一种简明扼要的形式展现出来。

罗伯特•斯特恩出版有大量关于康德、黑格尔和先验论证作品,是黑格尔研究领域的专家,故对于黑格尔哲学思想颇有一番见地。本书将从黑格尔思想的辩证特性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解读,旨在经由多个角度的解析,让读者深入认识这部影响巨大却又极具争议的著作。
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从本质上来讲,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是一部解读人性的书,它将探索人类是如何从低级精神状态向高级精神状态的演化。了解黑格尔的人都知道黑格尔哲学主要有三个基本原理,即实体既主体、否定辩证法、真理是全体,他的哲学思想不仅批判了康德的物自体、费希特的自我产生外物的唯心观点,还对独断论以及没有结论哲学家进行了批判。

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称它所描述的就是科学本身或知识的这一生成过程,是人类由抽象感性认知到知觉的一种转变。他认为用事物的概念来把握个别事物,当需要用其他事物来证实该事物的确定性、特殊性和本质时,这时便会建立其主观与客观、真理与错觉、属性与本质的对立概念。
作者在这部导读作品中分别从客体、主体、理性、精神、宗教等多个角度解析黑格尔思想,让我们看到规律的客观世界与自我认识的世界相对立的区别,而这也正巧切合现代人所讲的那句“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理想与现象世界相对立的现状。

作为黑格尔《精神现象学》权威导读,本书确如亮点解读所述:任何人想要认真对待黑格尔对西方哲学的贡献,都很有必要阅读本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