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周的日更有些痛苦,因为一直处于另一个频道的忙碌中。完全没有精力和时间去思考其他,内心又抗拒将日更变为日记,这种冲突让自己有些沉重。
为了摆脱这种冲突,我允许自己在进行补课或者极度忙碌时放纵自己对日更内容的要求。这一点是刚刚允许的,因为我发现自己手里敲着字心里还在嫌弃自己说出来的话。这绝对是不对的。
中午发现右手食指快要废了。上周补课做笔记完全靠手写,呼啦呼啦写了很多页,每次结束手都疼的要死,还不舍得停下来,关键还很慢。这种干脆选择电子笔记,刚开始两天还坚持所有的字都一个一个敲,敲着敲着发现还是复制粘贴来的快。几天下来,终于发现手指头在无数次的复制粘贴和选择过程中造成了劳累。
这种不适和其他身体部位的不适完全一样,让我无时无刻不感知到食指的存在以及难受。即便如此,心中还焦急的想要在节前完成补课。截止到刚刚,课程终于来到9月份,也就是说还有20天的文章要学习,胜利就在眼前。心中有所惦记,中午直接都没回去休息,如果不是身体实在赶不上进度,还真想体会一遭争分夺秒的快感。
昨天接受到一个任务,上午指令是幕后发力,下午已经是要冲前线。我将战斗的时间定在了上午。基于对方算是个老熟人,又得益于目标很清晰。整个过程并没有剑拔弩张,而是一片祥和。对方的误解轻松消除、公司想要得到的结果也达成一致。反馈的结果最终也是顺利的。
这时候再反思他人对接为什么会出现误解?问题出在哪里?说的高大上一些是认知,说的直白一些就是理解。上面传达下来的原则没有变,理解不一样导致行为不一样,传递给合作方的思想就铁定不一样。只有吃透原则的含义,在含义之内再去做论述,才能不跑题或者交白卷。再往深点说,如果把含义说透了再让他人给对方说,问题照样存在,这又是为什么?因为他人压根不相信这个“透”,会下意识的意味你这是在逼我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最后再来分享一个新知识,强者定律。源于稻盛和夫的《干法》。

没有人会去帮助一个毫无价值的人,你必须要好好的经营自己,就算你跌入了谷底,也要有与人交换的筹码,这才是强者定律。
读起来是不是可以让人感觉醍醐灌顶、心血澎湃。这和其他定律一样,是简单而基本的道理。却往往容易被我们忽视。因为当我们处于弱势的时候,我们的目光容易投降外部,更喜欢向外找原因,那样好让原本就难受的自己减轻一些难受。但事实怎样?所有的核心和本质还在自身。也如同很多时候,道理都懂了,但还是做不好问题出在哪里?是自己,是自己没有约束好自己,没有严格按照道理中说的方法就执行。这时候,我们会怀疑自己还是怀疑道理呢?
阿淼写于2022年9月29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