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有人会说:在中国,有些人你是脱不开,有些酒你是逃不掉。
事实上,中国酒文化的确是一道盛景,酒林繁盛多载,中国各地的酒林豪杰也开始蠢蠢欲动,带着“千杯不醉”、“量如江海”的头衔来瞄准“酒林盟主”。
无论是山东大汉、东北爷们,还是河南老汉、北京老铁、广西阿哥等,各种“感情深,一口闷”、“你先来,我再来”......推杯换盏间,好一番光怪陆离的“中国式”酒局啊!

事实上,中国酒文化的确是一道盛景,酒林繁盛多载,中国各地的酒林豪杰也开始蠢蠢欲动,带着“千杯不醉”、“量如江海”的头衔来瞄准“酒林盟主”。
无论是山东大汉、东北爷们,还是河南老汉、北京老铁、广西阿哥等,各种“感情深,一口闷”、“你先来,我再来”......推杯换盏间,好一番光怪陆离的“中国式”酒局啊!

中国独有的“酒桌文化”也相应热衷起来,劝酒、拼酒,无论是应酬还是宴席,一个个酒桌上的人义无反顾拿起酒杯或酒瓶,似乎要达到“不喝到吐不准下桌”的境界,仿佛只有“喝到不省人事”,才能够意思、够哥们?
中国人依靠喝醉酒「出糗」来建立感情,也让不少职位都开始以“酒量”来作为任职资格。


世卫组织发布的《全球酒精与健康报告2018》中,中国饮酒率达到48%,其中45-59岁之间是饮酒重灾区,饮酒率可达到62%,每年因酒精而死亡的中国人却达到70万之多。
酒精的危害,想必大家都有所目睹。
比起欧美,亚洲人尤其是东亚人喝酒更是输在基因上。
有接近半数的东亚人由于体内缺乏2型乙醛脱氢酶,酒精中的乙醛就无法顺利降解,就会不断堆积在体内,中枢神经与血液就会受到影响。
这就为什么有人喝酒会很容易脸红、头晕、恶心等不愉快的反应。

换句话而言,对于酒精摄入,根本就无“安全”可言。

结核、下呼吸道感染、食道癌、结直肠癌、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脑卒中、更好学院新增补、肝硬化.....有200多种健康问题都与酒精息息相关。
另外,酒精带来非疾病性的伤害同样也需要警惕,酒驾、家庭暴力等。

美食家蔡澜先生说过:喝酒的乐趣在于微醺即可,若喝到呕吐就低级了,只有微醺,才能让快乐的灵魂飞起来。
喝酒有害健康,但国人面临问题并不是太爱酒,而是不得不喝酒。

若喝完结果却是难受、发疯,甚至生病与死亡,咱们是不是就得考虑:
这到底是人的问题,还是环境的问题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