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根禅

作者: 周卫英 | 来源:发表于2020-03-03 16:32 被阅读0次

面对外在的声尘,不管是优美、嘈杂、有声、无声,皆以一颗清净自心,如婴儿一般,不加分别,以中立的轻松态度面对,不以好听、难听而起欢喜与厌恶的情绪变化,逐渐训练自己不转意根从而静心,达到禅定的状态。

当你逐渐去觉察“声音不过是声音”之后,你会发现自己能够聆听批评,却不动怒或捍卫;也能够耳闻赞美,却不过度骄傲或兴奋。

对声音如此,对待顺境、逆境一切境界,也是如此。不贪恋,不抗拒,不随境转,冷静观察,智慧决策。

“三十年闻水声,不转意根,当证入耳根圆通”。

安住当下,时刻关照念头,以轻松、平静的状态,在行、住、坐、卧中时刻觉照、觉察起心动念,清楚明了,用心若镜。

让自己的心念做一个导演,面对激烈跌宕的人生剧情,旁观、冷静,知道如何导演,知道是戏。

“众生若欲识佛境,当净其意如虚空。只在当下一念间,不着一物尽菩提”。

《楞严经》卷六云:“目非观障外,口鼻亦复然,身以合方知,心念纷无绪。”

眼睛,在受障碍物阻挡时,无法观察四方;口、鼻若与味、香稍离间,也不能发挥作用;身根则必须亲身碰触才能感受了别,不能有所距离。

意念虽然不受外物所碍,但杂念纷然,茫然无头绪。所以这五根的作用都有一定的限制。

而耳根,隔着墙也能听音声,且不论远近都可听到。众生六根之中,耳根最灵敏。

古经曰:“隔垣听音响,遐迩俱可闻。五根所不齐,是则通真实。”

耳根被喻为真正能够遍知无碍的一根。佛陀曾说,娑婆世界众生以耳根最为灵敏锐利。因此也是用以修行最殊胜的管道。

与娑婆世界的众生最有缘的菩萨——大慈大悲、寻声救苦的观世音菩萨,就是通过耳根圆通法门而悟入解脱之道的。

他能观察、分析世间的虚妄不实,面对悦耳或吵杂的声音,都能如如不动、心如止水。

他修行时曾经坐在海边聆听海潮音。潮水声、风声、树声、鸟叫声,声声入耳,但观世音菩萨对这些声音都不起分别、无有喜厌之情,只是专心觉察闻性。

经过长年累月的修行,菩萨终于达到“生灭既灭,寂灭现前”的境界。

音乐、风声、雨声等声音,是声尘。听到音乐、旋律、风声、雨声的听闻,和听到没有声音的听闻,是同一个,是能听、能闻、能知的“闻性”在起作用;而世间人颠倒,把声音误作闻性。

无声音时是没有声,而不是没有闻性。闻性是人们本有的功能属性,不是外在的东西。

音声的有无,即音声的动静二相,则是外在的东西,称为声尘。声尘随着因缘不停地生灭、变化,“闻性”则:寂然常照、如如不动。闻性,人人本来具有,像虚空一样,真实、永恒,无有生灭。

闻性亦即我等常住真心。而思惟、意识、分别、思虑等心意识,只是缘聚则生、缘散则灭的无常妄心。

了知真心、证悟真我,则同佛知见,观宇宙人生的万事万物,如掌中物,明明了了。

相关文章

  • 耳根禅

    面对外在的声尘,不管是优美、嘈杂、有声、无声,皆以一颗清净自心,如婴儿一般,不加分别,以中立的轻松态度面对,不以好...

  • 听雨

    帘云渐暗, 耳根娑娑沥沥…… 静默心情闲敲泠滴, 禅韵窈窕,盏烟淡绿。 向晚冷寂, 偏洒一窗鸟语。 线装元曲咀绵律...

  • 回家

    凌晨四点是多少人的梦乡? 此时凌晨四点(2021年1月1日)成了我年度跨年的最好方式—冬季耳根圆通禅修营...

  • 耳根

    文/炫烽因子 不知道什么时候 月亮爬上树梢 眺望一望无际的城市 该亮灯的地方一个也 没有少 一片片银杏叶子 疯狂的...

  • 耳根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 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 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

  • 折耳根,你最好别吃

    折耳根又叫鱼腥草,生拌折耳根是常见川菜,也有人用折耳根泡水喝。方舟子说(原文附后),折耳根含有马兜铃内酰胺,对肾有...

  • 唱支情歌给你听

    唱支情歌给你听 雪峰 夜深人静,我听到了远古的禅音, 天堂的旋律传到了耳根, 那是至纯至情至性的无上妙声, 仿佛回...

  • 观世音菩萨吟

    楞严耳根圆通章,自力他力本尊相; 心经乃为自力功,普门品是他力果! 观音含摄密净禅,成就圆通观自在! 大慈大悲救苦...

  • 离不开的折耳根

    在家乡,最受宠的野菜当属折耳根。 对折耳根有点了解的人,都知道折耳根因其根茎脆爽,折断之声清脆而得其名,又因味道古...

  • 供养

    以一首古琴禅乐 供养自己 清音利耳根 反闻闻自性 让一切音声归于寂静 以沉香一柱 供养自己 香雾袅袅 现十方三世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耳根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ymhl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