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基督道成肉身,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历史事件,它关乎整个人类历史的命运。耶稣基督,人类的救主,他道成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的有恩典,有真理(约1:14)。旧约弥赛亚之预言,在新约得着应验。耶稣基督舍弃了尊荣,降生于人间。他满受痛苦,最后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完成了他的救赎大功。并且,教会年历中,每年都会默想主耶稣在世的事工,尤其是耶稣基督的受难。本文以《马可福音》为文本,浅述耶稣受难的背景及默想其意义,希望藉着这些不成熟的“零言碎语”,一起默想耶稣基督的受难。
一、《马可福音》中耶稣受难的背景
《马可福音》以耶稣的好消息开篇,其以“耶稣是谁、以及他来做什么?”为主线。其中,作者一直论及非常重要的主题“神的国”,并且伴随着三种势力的交织,而将神的国的信息逐渐推向顶峰。这三种势力分别是:耶稣与群众、耶稣面对的冲突、耶稣与门徒。在这种情形下,耶稣基督被卖,被捕,被钉十字架。这一系列都表现出神的国已近临近,耶稣的工作是宣告神国的来临,而不是宣告他自己弥赛亚的身份临到。
马可论到耶稣基督的身份,以大卫的儿子、基督、神的儿子以及人子等角度来分析。对马可而言,耶稣的死不仅表示人子遭弃绝,同时,也表明此乃神工作的一部分,要将其带进神的国度。马可福音论述这些事迹之时,门徒都表现的极为无知,缺乏能力,但马可可能要表达的是,门徒只有在十字架上的基督复活后才可以充分明白。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思考耶稣受难的意义。
二、 《马可福音》中耶稣受难的意义
耶稣始终都非常清楚他的使命,他当以父的事为念(路2:49)。仔细查考福音书,耶稣说过多次:“我的时候还没有到”,当迦拿婚宴上,耶稣对与他对话的母亲玛利亚说:“母亲,我与你有什么相干?我的时候还没有到。”(约2:4)住棚节到了,耶稣对不信他的弟兄说:“你们上去过节吧!我现在不上去过这节,因为我的时候还没有满。”(约7:8)因为耶稣的时候没有到,很多人不敢下手捉拿耶稣(约7:30,8:20)。当十字架受苦即将来临的时候,耶稣才宣告“人子得荣耀的时候到了。”(约12:23)在《马可福音》中,耶稣说:“人子来不是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可10:45)是对他事工的完整的总结。
1、基督的受难是弥赛亚的使命
耶稣真正明白天父的心意,他晓得“人子必须受许多的苦。”(可8:31)由此,我们必须明白救赎是神的工作,是完全出于他圣洁和爱的公义的结果,任何人无能为力。《约翰福音》中清楚地指出,耶稣的舍命不仅是历史事件,也是他定意的救赎行动。关于耶稣的受难,经上如此说:“他是好牧人,为羊舍命。”(约10:11,15,17)如果他的受死不是弥赛亚使命的一部分,则没有人可以夺去他的命。耶稣的受死是自己甘愿舍弃自己性命的行为,这是他从父所领受的命令。“没有人夺我的命去,是我自己舍的。我有权柄舍了,也有权柄取回来。这是我从父所受的命令。”(约10:18)
2、 基督的受难是赎罪和代替
“人子来不是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可10:45)。这显示出耶稣受死非常重要的救赎意义。如果人的生命失丧了,就无法再赎回,因为人无力赎回自己犯罪并堕落的生命,所以耶稣舍掉自己的生命赎回人们丧失的生命。耶稣的使命就是将人从罪恶的权势底下赎出来,这相当于《旧约》中赎罪祭的意义。
施洗约翰为主作见证说:“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约1:29)自从我们的始祖犯罪之后,我们就深深地陷在这世界的各种罪恶中,“我们都如羊走迷,个人偏行己路,耶和华是我们众人的罪孽都归在他的身上。”他并未犯罪,却担当了多人的罪,又为罪犯代求(赛53:6,12)。因着耶稣的被钉,亲身担当了我们的罪,使我们在义上活(参彼前2:24)。凭着耶稣基督的血,藉着人的信,显明神的义(罗3:25)。藉着基督的赎罪和代替,我们才得以进入神的约中,成为新造的人,脱离神的忿怒(罗5:9)。
3、 基督的受难是献祭
《以赛亚书》53章对受苦仆人的描述,是主耶稣解释他自己死的背景。“耶和华却定意将它压伤,使他受痛苦;耶和华以他为赎罪祭”(赛53:10上)赎罪祭就是以无罪的代替有罪的,是古代犹太教的一种祭典,根据利未记的记载,以色列人无意中犯的罪,需要献上规定的祭物。不过,在基督教中,赎罪祭常指原罪的赎回,直接指向耶稣的受难和受死。正如耶稣说:“这是我立约的血,为多人流出来的。”(可14:24)“耶稣的血为多人流出来的”是指他的献祭死亡使许多人得益处。门徒喝这杯并不象征有份于他的生命,却是分享救赎的福乐,是藉着基督献祭死亡而成就的。藉着耶稣这一为已经升入高天尊荣的大祭司,就是神的儿子耶稣。藉着这一位没有犯罪的耶稣的一次献上,我们得以坦然无惧来到施恩的宝座前,为要得怜恤,蒙恩惠,作随时的帮助(参来4:14—16,10:10)。
4、基督的受难是末世的
基督的救赎不单指现在时的救赎,同时,也具有末世的意义。耶稣说:“我不再喝这葡萄汁,直到我在神的国里喝新的那日子”。(可14:24)基督的死创造了新的团契。这相交要等到末世神的国度才能完全的实现。在保罗的评注中也有这种末世指向:“你们每逢吃这饼、喝这杯,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他来”。(林前11:26)这里的末世性还表现出耶稣基督必须道成肉身成为人的样式,并经历这一切的苦难,在末后的日子可以做我们人类的审判官,到那时我们将无话可说。只有经历这一切,才可以安慰苦难者,使人感觉神确实临在我们中间,确实明白我们的苦弱,并没有对所发生的事情坐视不理。
三、结语
基督的死与我们有直接的关系。也许我们诧异,耶稣基督为什么一步一步走向耶路撒冷?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因为,这是神差遣他到世上来的使命。而基督这样的顺服,成为我们的榜样。十字架是他所承受痛苦的最高峰,在此时他需要承受肉身的痛苦和死亡。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最残忍的刑罚之一就是十字架,可以想象经上记的:“于是将他钉在十字架上”。(可15:24)简单的字眼已将基督所承担的肉身痛苦和死亡都包含在内。
基督的受死使我们得到完全的救恩,正如施洗约翰说:“看那,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约1:29)经文中包含了父神把救赎的职责交给耶稣,为的是叫他做我们的救主。耶稣基督也将继续引导我们到救赎的最终目的地,若非如此救赎就不能完全。
《马可福音》中的冲突和十字架刑法在作者看来都不是惊讶的事件,而是救恩的实现,因为旧约预告了耶稣的死,耶稣从事工的开始就知道他受难的必要性。然而,这一切都成为我们人类的福音,这件基督受难的事件成就了神给我们预备的福音、好消息(可1: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