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荒岛余生》
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 2000年
美国
豆瓣评分:8.5
本来看这部影片的目的是想探究一下如果一个人真的流落荒岛,该如何在野外生存。但这部片子中没有太多的生存技巧和自然界动物的威胁,更多的是对人类精神的思考。
在一次出差过程中飞机意外失事,查克幸运地被冲到了岸边,但整个飞机上只有他一个人活了下来。除了海里的鱼虾蟹,荒岛上没有其他生物的威胁,只有查克一个人,所以这部影片探讨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思考,是荒岛上的求生欲,而不是求生行为。
查克独自一人在荒岛上生活四年,除了要克服生存问题,更重要的则是获得精神支柱。
上飞机前凯琳给的怀表,以及拟人化的威尔森,都是查克生存下来的希望。
查克在恶劣的环境中用一种乐观、甚至有些戏谑的态度去面对这一切,体现了面对自然的威胁人类的伟大。
尤其是排球威尔森的诞生,威尔森是爷爷给孙子的礼物,代表了爱和希望。
查克赋予排球生命并寄托感情,让其陪伴自己,成为他的朋友和精神寄托。他们之间的每一次对话都感动着我,尤其是查克在一次愤怒中将威尔森扔出洞穴,然后在黑暗中疯狂地寻找。
人之所以能区别于动物,就是人类具有丰富的感情和深度思考的能力。
查克成功地逃离了荒岛,之后在海面上漂泊了很久,在海上威尔森意外地丢失,查克与威尔森的告白也很耐人寻味。他一方面想要寻回威尔森,一方面又害怕自己葬身海中;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同时也说明了在人生中我们有时候不得不舍弃很重要的东西。
后来他濒临在生死边缘线,幸亏被一艘轮船发现,于是重新回到现实生活之中。在四年的时间里,足够现代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飞机的意外事故如同蝴蝶效应般影响了每一个人的人生走向。
人总要向前看,女人终究要回归家庭,这时的凯莉已经结婚生子。作为一个现代人类在荒岛之中生活四年,这种刻骨的孤寂非常人所能无法忍受,一个怀表上的照片是他对未来的全部期望。
回到现实世界中,曾经的恋人已经嫁为人妻,希望破灭。他必须要接受这个现实,这种落差所带来的痛苦,引人深思的同时也更突出对比了人生千回百转的际遇。
最后的结局对应了开头,在人生的十字路我们很难做出一些决定。
迷茫是人生的常态,无可奈何也是家常便饭,但无论如何,我们总归是要在路上。
真的超级喜欢威尔森的设定,通过它看到了查克身上闪烁着的人性光辉~
02、《超市夜未眠》
导演:西恩·埃利斯 2006年
英国
豆瓣评分:7.8
这部影片的故事很简单。本是一名美术生,失恋后伤心欲绝的他在床上上辗转反侧,然后意外地发现自己失眠了,彻夜难眠。为了不让自己胡思乱想,他决定要出卖自己的时间。
他去一家超市值夜班,这样自己额外的八小时还可以用来赚钱,实现人生价值。在超市他遇见了真命天女,还意外地发现自己的超能力——时间暂停。
影片的表象是在探求青少年失恋后的救赎之路,可是却出现了很多性启蒙的暗示点。如果把它当作一个爱情片来看,它的剧情其实是挺俗套的,剥开爱情故事的外衣,就会发现本和女友分手的真正原因是性生活不和谐,而这也正是本焦虑的根本原因——性带来的男性挫败感。
回溯童年的经验,神秘留学生的性启蒙,青春期时的对性的迷惘,成人之后感情里的挫败感;其中对性的描写很具有趣味性,在男主小时候,家里有一个丹麦的留学生,洗完澡裸身从浴室出来,修长的大腿,弹性的臀部,丰满的乳房,这些女性的特点都深深地印刻在男主的心中,虚实之间的镜头变幻,带有情欲象征的内衣,车库里的秘密交易,性启蒙的观赏盛宴,将成年人隐晦地秘密慢慢地展开。
青春期无处安放的荷尔蒙在成年之后成吨的爆发,运用超能力打造一场艺术的、高级的意淫盛宴,时间静止,思想停滞,本在平行世界里自由地穿梭,他将遮羞布从女孩的身体上褪掉,用画笔记录胴体的魅力。当时间不具有约束力,在现实世界的所有积压,都将在幻想中释放。
肉体情欲和精神世界上的两条线索地展开,在梦幻中清醒,在痛苦中获得永生。
03、《浮城谜事》
导演:娄烨 2012年
中国大陆 / 法国
豆瓣评分:7.3
《浮城谜事》讲述了由于一场车祸引出的一个社会成功男性在两个家庭之间游离的故事,彼此纠缠中之中充满了性欲、暴力、嫉妒背叛与虚伪。
影片带有娄烨极强的个人色彩,手持镜头的拍摄手法,加强了观众的沉浸感,这场雨天中故事的悲剧和无力感也更加强烈。故事迷幻的呈现方式,都塑造了一种阴暗,寒冷,虚伪颓废的色彩。阴雨连绵的天气,不见天日的情感,戏谑挑战道德的成年人。
爱情对于现代人究竟意味着什么呢?灵魂的契合,肉体的交融,欲望的放纵,精神压力的释放,或许只是建造家庭的托词。打着爱情的幌子娶妻生子,成家立业。至到它在爱里被撕裂,被变形,生活变得脏乱不堪。
即使如此还是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寻找平衡,于是不断出轨,在死去的生活中寻找活着的感觉。哪怕得来的是血肉不堪,藏着无数失望与危险。
武汉阴雨天气如同摸不着的感情,细细碎碎洒了一地
乔永照没有爱,只有欲。他在两个家庭中游走,在女人之间玩弄小把戏,他维护陆洁的时候,我甚至还想为他辩护,想找到他爱她的理由。
正如娄烨说的,“从始至终,乔永照最爱的人都没有出现,他不过是在解决生活中的麻烦,这便是他的悲剧。”
乔是现实中的精英分子,是成功人士,但同时也是粗暴,低俗,恶劣的男人,是一个只有僵冷的躯体的人。明目张胆地玩弄女人的身体,在两个家庭之间徘徊游走,毫无灵魂可言。
情感的放荡是内心的缺失,也是欲望的放纵。
女大学生的死凸显所有人的恶,为情为欲为钱;跋扈嚣张的富二代,对金钱贪得无厌的拾荒老汉,无意间卷入了这场人间闹剧,却是无意中的必然。如同百川归海,每个人的命运仿佛都在哗啦啦的大雨中,注定好了结局。
在雨天他对拾荒者的施暴,只不过是精神上的弱小者碾压金钱上的弱小者罢了。拾荒者的尸体是由孩子们在踢足球的时候发现的,无疑是一场反讽。大人已经学会对现实中的微不足道的东西视而不见,孩子是纯洁的象征,成人的对立面。
缆车悬吊的空荡的双脚,飘落在边缘的风筝,好似人心的比喻,进退一步便会有不同的结局。幸亏,陆洁最终并没有在扭曲的爱里迷失。
天道轮回,因果循环,做人还是要心存良善。
此外,影片根据天涯热帖中的真实事件改编。
04、《客途秋恨》
导演:许鞍华 1990年
香港 / 台湾
豆瓣评分:8.7
晓恩因为妹妹结婚回到香港,妹妹远嫁太平洋彼岸,母亲因为女儿双双都不在身边,再加上思想差异,和对女儿到欧洲留学的怨念,和晓恩的关系直降冰点,日常冲突日愈激烈。
影片中的母亲葵子是日本人,因为政治和家庭原因来到中国。在一个夜晚和父亲相识,虽然当时战事动荡,但爱情没有国界。
两个年轻人对彼此互生爱意,情愫在心底消无声息地蔓延。离别的那一天,葵子因父亲的一句话便留在了中国。
情话是动人的,而现实确摧残人心。
葵子纵然有着丈夫的宠溺和疼爱,但葵子在家庭中的身份却很尴尬,听不懂广东话,更别说与人交流了,丈夫常年不在家,一个人带着女儿生活,也不讨公公婆婆喜欢,无法像正常女人一样生活,生活过得十分寂寞;所以在晓恩的童年印象中,妈妈永远是板着脸,不苟言笑的样子。
葵子为了爱情舍弃日本的家人,推翻原先所有的生活习性,不顾一切就投身于一个男人的世界中。这种勇气,也是常人所不能及的。
爱情带来的激情逐渐消逝,生活回归于本来面目。
尤其是在丈夫去世后,葵子的全部世界就是两个女儿。大女儿常年在外读书,母子之间的感情淡薄且充满了矛盾;小女儿这些年一直守在母亲身边,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到了结婚生子的阶段,远嫁他乡,不得不和母亲分开。
晓恩回到香港,后来跟随母亲回到日本,是多年来家庭关系的一个转折点。对于葵子来说,时过境迁,异国他乡在经过是是非非之后,这么多年来渴望、心心念念的故乡依靠变成了海面上波荡起伏的浮木,离自己最远的女儿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后半生依靠的人。
心中的隔阂和怨恨,在这段时间的朝夕相处中,如同冰雪消融一般化为了心中最浓的爱意。
人生变化之大,情感纠葛之深,在情景互换之后,母女两人的冲突才回归于平静。
小时候以为父母无所不能,长大后幻想破灭,在现实的冲击下,就会产生不满与怨恨,隔阂越来越深,亲人越来越疏离。那是人性本身的惰性,葵子不做饭,打麻将,部分原因是为了宣泄在异国他乡的孤单与寂寞,古怪的家庭,对葵子来说,何尝不是一种伤害。
彼此之间不加以体谅,情感得不到共鸣,怨恨和误解越积越深,彼此像孩子一样用最幼稚的行为伤害对方。有时候,家庭的矛盾不是因为代与代之间的隔阂,而是子女与父母太为相像。葵子年轻时固执地留在中国,晓恩果断收拾行李选择寄宿学校,子女是父母的延续,不单单是指血液循环,更多的是骨子里的精神和灵魂的执拗。
本以为香港是客途,兜兜转转一圈,才发现最是想念广州的靓汤。
这是许鞍华导演带有自传题材的电影,个人情感的传输显得尤为强烈。
记忆里的老房子,沉重历史味道的老家具,长久闷热的夏天,孤僻不苟言笑的母亲。将人生的每个阶段分解,会寻得新的闪光点和温暖。
那些不曾重视的,被忽略的小细节,都是情感的见证。
爷爷和孙女在阳台上乘凉的那幕场景,最令我印象深刻。对应最后中风后的爷爷,寒流到来,老人病弱的身躯,已经无法承受孙女的重量。爷爷和孙女之间的亲情,隔着冰冷的屏幕都能感受到的浓厚爱意,时光如车轮,不停地推着我们向前走。
爷爷虽然老了,可是孙女还年轻。一代人是一代人的继承,传统的家族观念在这里尤为触动人心。虽然是家庭题材,但却有着民族的大格局。以小见大,浓浓家国之情,溢于言表。
年少时总会因各种原因与家人产生隔阂,固执的背叛激发矛盾。人生向来都是奇怪的,际遇的多变性是不在利弊权衡之内的,那些岁月中的冲动,都会在后来的时光内结果。
爷爷说:“不要对中国失望。”
我想说:“不要对家人失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