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我一直是个乖乖女,很少挨打。要是仔细算算,总共挨过三次打,每次都与考试成绩无关。
第一次挨打是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有一天中午放学回到家里,看到妈妈正在把馒头胚儿放到锅里,然后坐在灶旁烧火,我心里想蒸馒头需要的时间比较长,于是我就很焦虑地啰嗦“哎呀,时间太晚了,还要蒸馒头,饭,需要吃到什么时候啊?今天下午就要迟到了。”妈妈一听我这么说她,还带着埋怨的语气。她一下子气上心来,把我拉在门后,用笤帚疙瘩狠劲儿打我,一边打一边大声吵“你不看看你爹和我那么辛苦,刚从地里干完活回来还要给你们蒸馒头吃,你们还闹人抱怨啊?你有没有考虑到父母?还在这里嘟嘟。”
妈妈打得很厉害,扫帚疙瘩都打劈了,打得我站不稳,蹲在了地上。我的哥哥拉都拉不住,我吓坏了,一开始是大哭,后来老妈一声狮子吼“憋住!”把我吓得也不敢大声哭,只能小声哽咽。
打着打着,听到我一直说“我以后再也不催了”,妈妈气消了,接着蒸馒头。终于,妈妈做好了馒头。我妈喊我们吃饭,对我说:“去吃不?不吃,我还打你。”我就赶紧去吃饭。
那次上学,迟到不迟到,我已经不记得了,但这顿打,一直没忘。不是因为委屈,其实,我能理解母亲,他们太忙了,忙得没有时间去考虑孩子那点小焦虑。对不起,当时,我忙中添乱了。
自此以后,无论多晚,我再也没有抱怨过。
第二次挨打还是我错了。我和弟弟一起做了一个简易秋千,就是用两根绳子拴在两棵树之间,我们可以在上面荡来荡去的。弟弟荡到了很久,该轮到我了。可是弟弟还是不停下。我不让他再继续,拽住了绳子,他就气哭了,哭声很大,把喂牛的父亲引了来,然后父亲就拿着拇指般粗的棍子,不问理由打了我一下,我哭着走开了,把位置让给了我的弟弟。
我能理解父亲,都怪我当时没有谦让的精神,我做得不对。
从此,再也没和弟弟争过什么玩意儿。
第三次挨打是因为尿床。自从我在姥姥家西边看到那些黑黑的无腿人头之后,我一直很害怕。导致晚上睡觉的时候我想去厕所又不敢去,又没叫醒爹妈,所以尿床了。
第二天妈妈一看我尿床了,就把我拉下来打了一顿,狠狠地打。
我还能理解妈妈的粗暴的解决办法。爹妈照顾我们姊妹四人不容易,而且我把厚厚的被子给弄湿了,多不合适啊。我应该在我看到无头鬼后,先跟妈妈说说,说出我的恐惧。
不过我觉得我要是当家长了,如果我打孩子,一定会让孩子明白为什么挨打。
郑渊洁说打孩子是以大欺小,恃强凌弱。
后来,妈妈想起打孩子的事,就很后悔,她常说:“哎,人家的孩子没有打,也长大了。”
是啊,打孩子也给父母留下深深的伤害,特别是有了自己的孩子后,如果动手打了孩子,心中里就会很不安宁,比打在自己身上还难受。谁也不愿意打孩子呀,有时候是情非得已,迫不得已吧。“棍棒之下出孝子”爹妈教育心切,我们姊妹四人一直到现在没有一个直面顶撞过她,都很尊重她,关爱她。
我们能理解父母,感恩父母为我们做的一切。
。
回忆从前 ——挨打记 回忆从前 ——挨打记回忆从前 ——挨打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