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凯婚后两年在一线城市终于买房安定下来,妹妹赵思雨顺利考上高中,妈妈依然每天早晚接送,爸爸也透露好消息:“我准备辞掉现在的工作,和老战友聚聚,回来换妈妈跟老姐妹抱团玩一段时间。”
赵凯把消息分享给媳妇宋佳佳的时候,宋佳佳则提议:“咱们把妈妈规划一下,免得踩坑。”
赵凯出生的时候爸爸还在部队服役,妈妈在老家当小学老师,平时母子两个住在外婆家,平时妈妈上班,外婆在家带着赵凯和表哥,堂哥像个小大人处处护着赵凯。
每年暑假妈妈就带着赵凯去部队探亲,只要爸爸不下连队,每晚都陪着妈妈散步,坐在爸爸的肩膀上看风景别提多威武了。
每次回老家时,除了路上带好多零食,爸爸总是想办法买几样玩具,都是老家买不到的那种,回家和表哥一起玩那才叫开心。
爸爸回来休假那一段,一家三口又回到奶奶家,赵凯总觉得陌生又拘谨,不过和爸爸妈妈在一起,那点拘谨又算什么。
上幼儿园的第一年,赵凯终于随着爸妈在部队所在地生活了。每天跟着妈妈一起出门,妈妈下班带着赵凯回家,家属院是封闭状态,妈妈回家做饭,赵凯就在院子里和小朋友玩耍,妈妈不出来找,赵凯根本不会主动回家。
那个西北小城冬天很冷,赵凯最喜欢的是下雪天和妈妈一起堆雪人,捡两个石头当眼睛,插上红辣椒鼻子更逼真了。爸爸下班后偶尔也会加入这场活动,给雪人安几个纽扣更形象了。
这种好时光延续到赵凯小学毕业,爸爸 面临两种选择:要么回老家当一名公务员,要么自主择业。
综合比较,爸爸果断选择自主择业。
而妈妈还要再工作三年,才能达到内退标准。
爸妈在市里购买好房产,把赵凯送到封闭学校,20天回家一次,校车接送。
爸爸在私企找一份管理岗位的工作,妈妈则返回工作的地方,只要不忙妈妈尽可能回来和赵凯父子团聚。
时光就这样在车轮“咣当”声中飞驰而过,妈妈办理内退手续回来的时候给赵凯带回一个刚出生的妹妹,中考完的那个暑假赵凯包揽了洗碗的任务。
高中三年,赵凯虽然在本市读书,学校离家远只能选择住校,依然是两周放假一天,回家就像过客,不经意间妹妹就在赵凯忙碌学习阶段长大了。
赵凯考上南方一所985大学时,妹妹也到了上幼儿院的年龄段,赵凯寒假完整在家度过,暑假有自己的安排,也就回来几天而已,妹妹则成了赵凯陌生的亲人。
大学期间,爸妈支持赵凯考研:“尽管你的学校就业没有问题,向上走一步选择余地更大。”
父母为子女考虑长远,也做后盾,早早在本市最繁华的地段赵凯准备了一套房子,爸爸给赵凯吃了定心丸:“你只管往前冲,如果回本地工作,房子也是现成的。”
没有后顾之忧,爸妈又尽力托举,赵凯轻装上阵备考,毕业那年终于心想事成,接到目标学校抛来的橄榄枝。
读书期间遇到心仪的女孩,毕业之际,赵凯和女朋友双双留在读研的城市发展。
感情基础牢固,工作也顺利,赵凯和女朋友工作稳定下来后两个人的婚事被双方父母提上日程:先租房结婚,等拿到购房资格再考虑买房。
两年过去了,赵凯拿到了工作居住证,三个家庭在赵凯的工作地共同首付了一套小三居,公积金商贷组合还款压力不大。
赵凯夫妇搬进新房的时候,妹妹那边也传来好消息:妹妹顺利考上了附近的一所高中,早晨六点到校,晚上十点放学。
这些年妈妈接送女儿习惯了,依然像往常一样接送:“看着女儿进入校门,晚上等在校门口心里踏实。”
爸爸担心赵凯小两口还款压力大执意继续工作被赵凯婉拒:“我们两个还款压力不大,干得不开心就辞职,在职场快四十年了,过一过自己喜欢的生活。”
其实,前一段时间爸爸的战友们就合计聚聚,自己最近干得也不是很开心,儿子这么理解,女儿暂时也不需要花太多的钱,索性辞去现在的工作,退伍工资已经相当可观了。
爸爸这边安定下来,赵凯又给妈妈沟通:“等我爸聚会回来接送我妹,你也考虑出去走走看看,这些年忙着家里的事很少出去。”
“我一个人还不行,我得跟团走。”妈妈有自己的想法。
“在大西北生活那么多年,我就想去南方看看。”妈妈一直向往大海。
“如果你能约上老姐妹更好,我和媳妇帮你们参考,到本地报团更好,在咱们家更方便。”赵凯给妈妈中肯的建议。
紧接着赵凯又给妈妈说了以后的规划:“等我妹妹考上大学,你和爸爸想出去就出去玩,想来我们这里小住一段时间也好。”
那一刻赵凯妈妈妈妈倍感欣慰:“儿子展翅高飞,小棉袄陪在身边,等小棉袄安定下来,老夫老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生孩子养孩子是个浩浩荡荡的大工程,条件许可的话尽可能生两个孩子,如果一个孩子展翅高飞,起码身边还有一个能陪伴。
孩子们都独立以后,爸妈也能有更多的选择:要么在家居住,要么轮换着陪陪孩子们,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