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2015年的夏末,我在上海,为了能拿到大冰的签名书,我冒雨排了很久的队。
就是在那一天,我偶然认识了一位作者,七堇年。因为远在北京的好朋友的朋友是她的忠实书迷,拜托我去获得七堇年的TO签,我去了她新书《灯下尘》的签售现场,听了很多书迷是如何结识小七的故事,当时挺感动的,回去后,我看了她的新书,关注了她的公众号,我发现她是我喜欢那类作者,不喧哗,我执,勇敢。
2016年,我离职后的一段时间,离开了上海。因为准备一个考试,从清晨到日暮,只有我一个人。每天走出房间,去吃饭的路上,看着夕阳,好美,我开始像小七一样,做一个夕阳收集者,把每一天的夕阳拍照留在手机里。
那时,我有点害怕,万一考不上怎么办?但无论无何,我还是认真地复习着。至少对得起每一天的夕阳,每次抬头,满心满足,嗯,又是充实的一天。
后来,还是差了几分,有点不甘心,失落了几天,很快调整过来。生活继续向前,我在工作上的表现也不错。
认真地浪费着生命,心安理得。
我以前是做事情目的性很强的人,如果判断这件事没有益处,那就基本不会开始。我把时间安排得很满,感觉只有敬畏时间,才能让生命有意义。
最近的这几个月,我每天去图书馆。一开始也是安排好各种学习任务,每天必须要完成才可以。
今天一下午,我打开各种电子书,觉得没意思就换一本,好玩的就多看一会儿。突然发现,这些书都在为我服务,等待我翻牌,自己突然变成了主人。这种感觉真奇妙!
我之前习惯性地一定要把一本书看完,即使很难看,也要看完才能进入到下一本。现在,这些书任我选择,偶遇一本好书,像是认识一位有智慧的朋友。
我无目的地看书,不期待一定要获得什么。
人生中有多少时间,是任由我随意支配的啊?可是这一年,我说了算。
听到过一个说法,这个世界在意你长相的只有你自己。其实,在意你每天生活得怎么样的,估计也没几个人。
大家只看结果,过程中你,无足轻重。可是你却拼命满足别人的眼光,生命不可逆,你值得认真地浪费时间,感知时间,享受时间。
我没有上大学之前,曾经幻想过,未来是不是有一天我可以变成一个作家呢?可是我今天一回想,突然发现,选专业的时候我压根就没把中文系当做一个备选。我爸说学财务会计,未来就业好,我没有听,我选了一个风景好,离家远,看似很酷的专业。为什么当时,没有人引导我,找到你喜欢的。当然,我无权责备任何人,包括我自已,因为那时候除了考试,一无所知。
可是毕业后,我也没有想过找一份和写作有关的工作。我在自己心里早已杀死了那个想法。我怎么可能呢?
直到现在,当我打下这些字,我知道埋在心底里的最初的喜欢,不会被现实消磨,反而愈加清晰。它只是没找到合适的机会出来而已。
我已经不把它当做未来可能的一份职业了,我只是想把心里开始的那份喜欢,说出来,不要深埋下去。
就像小七说的,写作是在认真地浪费生命。
我愿,与之同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