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想法散文
文史随笔 | 从”神话终结者“孔子来谈先秦神话(上)

文史随笔 | 从”神话终结者“孔子来谈先秦神话(上)

作者: 吟游的羊Shawn | 来源:发表于2021-01-08 15:40 被阅读0次

一,“孔子”对神的传说的终结

“子不语怪力乱神。”

所以《论语》里找不到孔子谈论妖怪神仙的内容。

但是先秦秦汉时期许多著作里,都拿孔子当作“怪力乱神”的谣言终结者,记载了许多孔子对于神(先秦时期神和仙是不同的两套传说系统)的搞笑解释。

例如《尸子》里说:子贡曰:“古者黄帝四面,信乎?”孔子曰:“黄帝取合己者四人,使治四方,不计而耦,不约而成,此之谓四面。”

子贡问:“古人说黄帝有四张脸,是真的吗?”孔子说:“黄帝选拔了四个符合自己心意的人,让他们替自己治理四方(大约就是所谓“四岳”了),所以他们就像黄帝的四张脸一样了。”

《大戴礼记 五帝德》也说:宰我问于孔子曰:“…言黄帝三百年。请问黄帝者人邪?亦非人邪?何以至于三百年乎?”孔子曰:“…生而民得其利百年,死而民畏其神百年,亡而民用其教百年,故曰三百年。”

宰我问孔子:“我听说黄帝活了三百岁。他到底是不是人啊?”孔子又一本正经回答:“黄帝活着的时候让人民受利一百年,死了之后让人民畏惧他一百年,再后来人民继续遵循他的教化又是一百年。所以黄帝就像活了三百年一样。”

《韩非子》里也记载过孔子终结夔的传说: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

鲁哀公问孔子:“我听说夔只有一只足(脚),是真的吗?”孔子瞎掰道:“夔是个人,怎么可能只有一只足(脚)呢?因为他弹琴很好听,尧于是说:‘我只需要夔一个乐师就足(够)了呀!并且把夔封为乐正(皇家乐团团长)。”

二,“黄帝”和“夔”的原型

中国历史能追溯的最早时期是夏商周三代。其中夏(可能)发源于西边(山西),周也发源于西边(陕西)。所以周朝十分流行源自西北的“昆仑”神话。现在依然为人津津乐道的夸父追日,共工怒触不周山,旱魃大战蚩尤,后羿射日,恒娥奔月等传说其实都源自“昆仑”神话体系。

而“昆仑”神话里众神的首领有两位,一个是众神和人类的始祖西王母,另一个则是统领众神的天帝(也叫天,帝,黄帝)。在先秦时期地理著作《山海经》(晋朝的《山海经》已经不是原本了,但是依然有部分真实性)里,关于昆仑山和黄帝的记述简直太多了。

概括来说,黄帝住在“昆仑之墟”,管理着形形色色的神,鬼,怪,兽以及奇花异草。黄帝生下了鲧,禹,颛顼等神(中原几个民族的祖先),也生下了犬戎,北狄,三苗等民族的祖先。黄帝和他的臣民还发明了车,船,衣服,房屋,数学,医学…这么看来早期的黄帝其实很类似希腊神话的宙斯,北欧神话的奥丁和印度神话的因陀罗(雷神,和北欧神话里的索尔拥有共同源头)。(顺便一提,宙斯,索尔和因陀罗都是雷神,而且他们的神器闪电,雷神之锤和降魔杵实在太相似了。而黄帝和梵天的造型都是四面,都被认为是众神之父,印度神话的里天族居住的须弥山和昆仑山又都位于中印之间的连绵雪山之间。这些神话之间必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又和人类更加久远的共同源头息息相关。不知道我们能否有一天能解答这个疑问。)

“夔”也出自《山海经》:“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

原来“夔”是东海里的一种巨兽,每次现身都发出雷一样的声音(我怀疑它的原型就是鲸,但是目前没有找到任何相关的文献)。黄帝于是用它的皮做了一面鼓。久而久之,“夔”又从黄帝的乐器(鼓)以讹传讹变成了尧的乐师。(顺便说一下,从这里我们也可以隐约觉察到先秦的人常常把黄帝,尧等几位传说中的帝王混为一谈。这类例子数不胜数。)

明天我们再来系统的梳理一下先秦神话的发展脉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史随笔 | 从”神话终结者“孔子来谈先秦神话(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ndfaktx.html